探讨急性疝气患者采用疝气补片的临床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探讨急性疝气患者采用疝气补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顺国

丹江口市新港社区服务中心湖北丹江口4427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疝气患者采用疝气补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病症特点、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检查结果等评价分析。结果:收治的102例疝气患者中有50人使用了疝补片,52人使用了缝合修复。所有患者中有13人伤口发生感染,4人死亡,且死亡患者均与伤口感染原因无关。基于单因素研究发现,女性患者P=0.007、脐部疝气患者患者P=0.01、多脂肪患者P=0.016、肠切除患者P=0.015,且伤口感染发生率显著。还发现患者的康复类型与性别、年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术后伤口感染均没有直接关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仅有肠切除与术后感染存在显著关联。结论:采用急性疝气修正术治疗疝气后的伤口感染率较高,临床效果不是很好。而使用疝气补片的急性疝气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感染发生率低、且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急性疝气;疝气补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01-01

引言:本文研究的急性疝气疾病主要是指嵌顿性斜疝,他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急性疾病,患者一旦发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现象,为了有效的治疗急性疝气疾病,当前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治疗,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用疝气补片治疗的方式开始成为人们的首选,本文将评估疝气补片在急性疝气患者治疗中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能等问题。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外科设备探查后发现选择的患者均属于嵌顿疝气患者,其中有38人是腹股沟疝气、26人是脐部疝气、20人是山口处疝气、7人是上腹部疝气、7人是股部疝气、3人是腹腔镜术后Trocar部位疝、1人是半月线疝。患者年龄大多在6~55岁之间,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要做好麻醉后疝自发复位状况、疝囊内容物品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及病发状况、死亡率等数据的记载。且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普通疝气患者采用传统缝合修补术进行治疗。而急性疝气患者则采用疝气补片修补术进行治疗,首先此类患者在术前要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接着使用多卡因进行麻醉,然后切开外环区及腹股沟区,将其游离到腹外斜肌腱下间隙中,使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能够较直观的观察,以便进行手术。手术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型进行手术治疗

1.3统计学研究

本文收集的所有数据军使用SPSS16.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用%进行表示,使用Logistic进行回归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二、结果

研究显示有13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12.7%),且肠切除及其他状况详见表1。在治疗中有1例患者因为吻合口漏所以疝气补片被及时移除,但是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有4名患者在术后死亡,但是其余伤口感染不存在直接联系,导致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引起。死亡的4例患者的ASA分级分别是3级2例、4级2例。

表1伤口感染、肠切除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情况分析

单因素分析表明女性患者(P=0.007)、肥胖患者(P=0.016),脐疝患者(P=0.010)及接受肠切除患者(P=0.012)是伤口感染率高的危险因素。修复类型、预防性抗生素度的使用、患者性别、ASA分级及患者年龄均与手术后伤口感染无显著关系。

多因素分析显示,肠切除与伤口感染有关[OR=3.35,P=0.024(与不切除术相比)对该因素进行校正后,未发现在疝气类型(P=0.27)、修复类型(P=0.129)有显著关系。

治疗中发现采用疝气补片治疗的患者在肠切除、伤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小于传统手术组的患者,且恢复速度快、治疗效果好,P<0.05,说明疝补片治疗方式略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三、讨论

在进行急性疝气患者的治疗中,受到传统因素以及术后伤口并发症及嵌顿性疝气发生概率的影响,临床治疗中多数会选择缝合修补而非疝气补片修补。由于疝缺口直径对修复方式的确定起到了影响,不过我国只有不到3成的外科医生在脐疝与切口疝手术报告中提到了疝缺口直径,二者多数使用一期缝合修补进行纠正,不过这会让疝气复发率增加,且与疝缺口直径没有直接关联。

是否应该继续使用缝合修复术治疗疝气当前依旧没有盖棺定论,因为要充分考虑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存在,虽然本研究中显示伤口感染概率增加的情况只与肠切除有关,且疝种类等于伤口感染状况无关。不过在本次研究中依旧发现使用了疝修补片修复的50例患者,依旧有1例患者因为吻合口瘘与术后腹膜炎不得不将疝补片移除,但是移除后伤口没有发生感染。即使有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在使用抗生素及辅助药物治疗后,也得到了快速的痊愈。

在本文研究中发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有4人死亡。通过对采用腹腔镜传统手术治疗疝气修补的方式进行分析,虽然患者在接受手术及抢救后未出现死亡,但是其中患者多为慢性患者,因此我们认为这才是导致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充分的说明急性疝气患者可以使用疝气补片进行治疗,在使用疝气修补片的治疗中虽然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与传统手术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这与其他地区研究的在污染区使用疝气补片治疗疝气的治疗结果相符,所以不能够将伤口感染率作为比较传统手术与疝气修补片术对比根据,因为在术中可以使用抗生素与局部伤口敷料的方式解决该问题。除此之外,在肠切除与切口感染发生状况比较中,疝气补片患者均少于传统手术患者,且其恢复速度快、治疗效果更好,因此疝气修补片治疗急性疝气的方法依旧值得推广,其治疗效果依旧不容置疑。

参考文献:

[1]张富,周芳,谢学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19)

[2]谢学羿,林唯栋,温顺前,林贾颖.经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J].中国内镜杂志.2011(09)

[3]邹涛.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