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PP融资模式会计核算的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PPP融资模式会计核算的问题研究

王燕眉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15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下,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制度逐步完善,其参与范围也越来越大,覆盖了大城市小范围的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PPP融资模式带来的经验和财务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在中国的PPP模式尚处于萌芽阶段,它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结构和形式。为了保证使用的基础设施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的PPP融资模式下加强会计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模型。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会计核算;浅析

引言

PPP融资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自2014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PPP融资的规范和指导,明确了该模式的重要性、推广的要求、组织的实施和制度的建设等,为推动PPP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可以发现,PPP的会计问题还没有明确界定,会计问题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无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必要对基于会计原则的PPP融资模式中的会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PPP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1、PPP融资模式概述

PPP融资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是指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可以完成公共品或社会资本资助的公共服务供给,与私营企业提供的利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政府职能帮助共享模型。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但财政收入增长远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PPP模式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它有效解决了我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共产主义。对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一般来说,它主要用于市政、交通、水利等领域,大多采用BOT、TOT等模式。由于中国的推广,更成功的案例是北京地铁4号线,深圳大运中心、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等,但不存在缺乏的情况下,如北京第十水厂、北京塘公路等。因此,PPP融资模式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其背后。

2、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内容

根据定价机制、收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的不同,PPP模式有多种经营模式,如并购、MC、建设操作转让(BOT)、建设所有权经营、转让-经营转让(TOT)和转换-经营转移(腐败)。一个典型的PPP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运作阶段和项目移交阶段。本部分将讨论PPP的会计内容。

2.1项目发起筹备阶段

该项目的筹备阶段主要是确认和衡量项目的资产属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项目的数量主要是根据合同的内容来估算的,同时项目的范围也很清楚。中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差别待遇应视为金融资产。因此,金融资产可以相当于会计确认金额的现值,而项目公司的无形资产相当于总投资额与实际初始成本之间的差额。此外,在项目启动阶段,会有各种费用,如调查费、中介咨询费等。这些费用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应该用成本来对待。合同签订后的相关费用和资本化应为资本化。

2.2项目建设阶段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会计是基于对中国现行会计准则解释的内容和分类,根据实际的施工服务的存在。如果没有实际施工服务,则按照合同约定,根据工程项目的成本支付,按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进行处理,在具体核算中,将长期应收计入工程造价。如果有一个实际的施工服务,它是必要的处理与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确认收入和测量相关的支出,这应被视为与合同内容一致,在收入确认的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

2.3项目运营阶段

项目经营阶段会计核算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的。应当指出,在确认和计量收益的过程中,应按项目计算财务收益和无形资产。同时,在实际财务收益的计量中,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分期付款的利息成本,将成本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中。如果数额可以确定,金额可以包括在银行存款中,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利息进行调整,如果数额难以确定,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列入项目信贷和银行借款者。

2.4项目移交阶段

项目转移阶段的会计工作主要是清算项目公司的资产。具体而言,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在掌握会计资料的基础上,对资产账户进行核算,转移资产。不包括在转让范围内的资产,应当按照项目运营公司的规定办理,后续计量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另外,转让费的处理,由双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因一方违约而提前转让的,违约方将承担转让费用。

3、完善PPP融资模式在会计核算的策略

3.1对业务流程的关注

PPP融资模式所涉及到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等七个相对较大的项目。而要想使得会计核算制度向着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就需要在业务流程中对一些相关的责任人以及各大企业的管理主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建议,与此同时还要在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符合政府与企业的利益,从而有效的避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所出现的利益问题。

3.2对会计核算可操作性的提高

在PPP融资模式下必须要保证会计的核算工作是能够可实现的和可操作性的。就比如说,对其一部分资产应该予以分类简化,这样在其核算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处理无形资产 中利润操作这一现象的出现;同时还要有效的避免摊销无形资产中涉及到的漏洞问题,只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不法者获取利益的情况,最终使得会计制度监督得以智能发挥。

3.3对会计原则的重视

在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要对其所使用的会计原则予以明确和规范,只要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做到有制可依,减少核算问题。PPP融资模式下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要素,即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要求。因此,只有会计从业人员重视并认真遵守会计原则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各种核算问题的出现。

3.4建立并完善PPP融资模式下会计准则制度

PPP融资模式其自身具有着一定的广泛性,因此在对其使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以及一些不明确的规范。针对此现象,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并完善PPP融资模式下会计在准则制度。具有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度是在国际标准BOT融资模式下所建立的,但是在这其中却只是涉及到了特许经营方面的资产收入等,而没有涉及到私有方面的资产收入等。综上所述,在制定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准则制度时要以BOT会计准则来作为借鉴和指导。对其中一些私有类的规定予以完善,对一些外包类的核算问题借鉴政府所使用的核算措施予以制定。

3.5对政府主体的会计核算建议。

在项目公司正式接管项目资产之前,有必要组织相关力量,在项目资产转让前对项目资产进行全面审查。为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确认和审核,确保审计处于行政监督之下。一方面,它体现了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公众能够认识和接受PPP模式,为政府解决突发性问题提供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结束语

在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分析,并能够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会计的核算水准得以提升,进而保证PPP融资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立,王治.PPP融资模式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6(13):64-67.

[2]于晓慧,李莹莹.PPP融资模式下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1):32-34.

[3]王丽.BT建设项目融资模式会计核算和税务问题浅谈[J].商,2014(26):123.

[4]石睿.BT项目融资模式会计核算及税务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