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的对比研究

刘定坤

湖南省株洲市二医院心血管内科412000

【摘要】目的:对比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实施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研究组(n=41,实施急诊PCI)和对照组(n=35,常规药物治疗后择期实施PCI)。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与择期PCI对比前者能更有效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临床效果;急诊;择期

冠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每年新增患者可达50万[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痛、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甚至休克,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实施急诊PCI,但许多患者入院时发病已超过12小时,血流动力学已呈现稳定状态,此类患者能否实施急诊PCI,临床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主要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PCI与择期PCI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实施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患者为研究组41例,择期PCI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5例,其中研究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45±11.35)岁;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4.23±11.1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实施急诊PCI,接诊时给予患者嚼服氯吡格雷600mg,阿司匹林300mg,经冠动脉造影确定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及罪犯血管,在罪犯血管病处实施急诊PCI术。术后每天1次口服氯吡格雷75mg和阿司匹林100mg。

对照组患者实施择期PCI,患者入院后进入重症监护室,并给予抗血小板、调脂、抗凝及抑制心室重构和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术前接诊时嚼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各300mg,之后改为每天1次,口服氯吡格雷100mg和阿司匹林75mg,共用1周后,实施PCI术,术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判定标准:罪犯血管残余狭窄率<5%为显著有效,罪犯血管残余狭窄率5%~20%为有效,罪犯血管残余狭窄率>20%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有效)/总例数x100%。

对比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肌再梗死和心源性猝死。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0.0版本软件检验组间数据差异,计数资料的描述方法为“构成比”,检验方法为检验,且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对比

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分别有1例、1例,总发生率4.88%(2/41);对照组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肌再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分别有3例、2例、1例、1例,总发生率20.00%(7/35)。经对比发现研究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4.136,P=0.042)。

表1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常见发病原因有过重体力劳动、激烈情绪变化、便秘、大量饮酒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出现胸痛、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甚至休克,威胁患者生命[2]。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PCI术治疗梗死血管再通应用越来越多[3]。

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早,为坏死心肌尽早取得恢复时间,抑制心室重构,提高临床效果。择期PCI虽时间充足,但由于患者心肌长时间缺血则会导致更多的心肌细胞死亡,致使患者预后较差;急诊PCI可使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尽快、完全的开通,从而使梗死心肌范围缩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减少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择期PCI仅通过恢复冬眠心肌,从而恢复患者的心肌功能[4]。由此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PCI术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择期PCI,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尽早实施PCI治疗,尽早挽救心肌缺血,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汝明,张云雁,顾颖,等.不同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情况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6):597-600.

[2]刘素杰.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0):3877-3878.

[3]古平,潘波,牟海刚.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37(2):48-50.

[4]黄昆源.观察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6):84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