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利津黄河防汛几点思考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山东利津黄河防汛几点思考及建议

张鹏盖海峰盖鲁鲁

利津黄河河务局山东利津257400

摘要:利津黄河河务局作为利津县黄河备汛工作的督促实施者,有着十分繁重的工作,但是在预案制定、学习与执行中、在防汛责任制、队伍、料物及抢险技术的落实中、在与民谋利、防汛经费及管理职能方面还有一些“不和谐”现象,在分析其表象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寻找相应对策。

关键词:利津黄河河务局;问题;建议

利津黄河防汛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备汛是确保黄河安全度汛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黄河备汛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涉及财政、供销、粮食、交通、经贸、林业、卫生等部门。河务局驻于沿黄乡(镇)、县(区),是各项备汛工作的参谋者、督促者和实施者,从组织制定各类预案到督促“五落实”都做了大量工作,上至行政首长下至企业村庄,基层防汛人员“跑腿”、“动嘴”,努力完成了各项备汛工作。但是备汛工作中也出现或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备汛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备汛工作中的“不和谐”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或重视。

1.预案方面的问题

1.1预案编制者的问题及建议:多年来,利津黄河防汛预案都由河务部门制定,防指或地方政府“审阅”后印发执行。然而所谓的审阅,仅限于改正错别字或句法上的错误,至于其中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无人去深加考虑,这种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甚至“闭门造车”导致的后果就是工具设备、料物及队伍的难以落实,预案的可操作性差。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应当在汛前召集黄河、水利、气象、电业、通讯、交通、卫生、民政、公安、宣传等有关部门,前往黄河堤防、险工、控导、水闸等防洪工程实地查看,并在听取黄河专业人员讲解所承担的防洪任务及本辖区防汛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征求各位指挥、成员单位的意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其中,防洪技术部分由河务部门负责,交通、运输、迁安、救护、电力供应、通信保障、治安管理等部分,分别由有关部门负责制定。预案编制完成后,由地方政府审核并以红头文件颁发执行。

1.2预案内容的问题及建议:近几年来,利津黄河防汛预案内容大增,页数由几十页至上百页不等,原本属于防汛意见、防汛手册上的东西都拿过来了,甚至一些制度办法或法律条文也搬进来了。认为预案就是“为应付某种情况的发生而事先制订的处置方案”,而不是资料库,所以有些内容要点到为止,主次要分明,文字要简明扼要,实用就好。

1.3预案学习和执行方面的问题及建议:现在的预案尽管印刷装订精美、内容图文并茂,但由于内容繁多,很少有人认真、详细地学习,以致于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来制定印刷的预案少有人看或无人看,熟悉程度不够,执行落实难。建议通过新闻媒体或竞赛等方式在适当的范围公开防汛预案,以便有关人员和单位组织学习。尤其是要针对防指指挥及成员、黄河专业防汛队伍、民兵抢险队和基干班有关人员,举办防汛预案专题讲座班,通过学习使其明白汛怎么防、险怎么抢、人怎么上、物资、道路、电力怎样保障、滩内群众怎样转移和安置、自己承担怎样的职责等,只有大家都心中有数了,才不至于洪水来时手忙脚乱或者“瞎指挥”。

1.4预案中调水调沙的问题及建议:调水调沙已作为一项正常的生产运行活动,其最大来水量相当于中常水位的流量,针对这种新的来水形势,建议在预案修订中作出相应的安排与部署,充实小流量级的内容,免得地方政府认为双调是我们黄河自己的事情,在人、物的调用上推诿扯皮。

2.“五落实”方面的问题

2.1防汛责任制的落实问题及建议:由于黄河实行的是条块管理,与地方政府及各部门联系沟通较少,一说起黄河防汛大多认为就是河务部门的事,尤其是备汛,很多人更不理解,以为小浪底都建好了下游能有多大事?对河务部门的工作不了解,各项工作得不到按时落实的,要通报批评或更换不称职人员,确保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到实处。

2.2群众防汛队伍的组织落实问题及建议:群众队伍难组织、难培训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主要是沿黄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或经商,黄河防汛是责任和义务,由于影响经济收入,有一部分人也不愿意参加。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四方面来寻求解决的办法。一是在群众队伍组建人数上我们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考虑先进的设备技术的因素,改变每米堤防一个人的队伍组织原则,在队伍人数上予以精简;二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大多进入乡镇、城市打工,建议在沿黄乡镇、城市的企业中组建适量的防汛队伍;三是探索防汛抢险用人新机制,通过签定用工协议,固定一部分沿黄群众在汛期或调水调沙期间参与巡堤查水、抢险等工作;四是呼吁上级下拨专项经费,用于部分群众队伍的组建及抢险技术培训。

2.3工具料物筹集、储备方面的问题及建议:一是国家常备物资储备种类少,部分物资储备数量不足,部分物资超期储备缺乏更新,其中砂石料、抢险活动房、编织布、木桩、照明灯及救生工具等较为明显;二是粮食、供销、商贸等国有企业都已解体或转为管理单位,不具备储备大量物资的能力,给麻袋(编织袋)、铅丝、铁锨、竹竿、麻绳等物资的储备增加了很大难度,另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不愿意压资金、占库房去储存大量防汛物资;三是群众备料分散,像抬筐、秸料及棉衣等储备越来越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一是常备物资的经费拨付要到位,以增加、更新防汛物资储备品种、数量,对一些在市场上能买到的物资应适当少存或不存以减少积压带来的浪费;二是对社会团体备料,在结合气象雨情分析黄河的汛情的基础上,与有关备料单位签定备料协议,规定必存料物的最低数量,以实现一旦发生险情既不误供应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利益少受损失。同时建议建立防汛料物储备制度,给相关的生产和销售企业适当的经济补偿或政策扶持,以调动他们备料的积极性;三是对群众备料要改变村村户户备料的方式,建议部分料物由从事相关销售的个体户储备,对传统的群众备料种类进行调查,对在农村中确实储备不到而抢险又必需的料物,更换备料责任单位或寻找代用品。

2.4抢险技术落实方面的问题及建议:在抢险技术落实上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群众防汛队伍难组织,给集结培训带来极大的难度;二是由于多年不来大水,传统抢险技术在黄河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中都面临失传的危险,并且在技术的适应性方面,由于传统抢险技术费时、费力,正在受到新的河道,工程条件和人员素质的严竣考验;三是培训中需要教师、教材、工具及料物等,没有专项经费,开展培训活动受制约。建议拨付专项培训经费,切实培训一定数量的群众防汛队伍,重点培训一批查险、抢险技术骨干,包括乡村防汛负责人、巡堤查水责任人等,使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二是在黄河专业队伍中开展岗位练兵,加强抢险技术的演练和学习,培养技术带头人,加强防汛抢险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3.河务部门与沿黄群众关系问题

众所周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河务部门与沿黄群众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沿黄群众对黄河防汛和治理非常支持,并且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究其原因,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之外,还在于河务部门不与民争利,经常搞一些扶持生产的项目,比如帮助建扬水站、帮助建村台、帮助稻改等等,使沿黄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由于政策制度的的变化,现在征地不免税,用水要交费,防汛尽义务,支农无项目,没有一件是对群众有益的,于是就出现了群众与河争地、侵占工程、工程迁占不配合、备汛不积极,河务部门与沿黄群众的关系不再那么融洽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想方设法维护沿黄群众的利益,想方设法为沿黄群众谋利益,努力恢复和改善与沿黄群众的关系,这是做好黄河防汛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需要。

4.下拨经费与实际防(备)汛工作量问题

利津局现有堤防77865米,险工6处8346米,控导8处16292米,另有滩区6处居住人口近0.8万人。每年一线队伍的组织培训、专业队伍的培训、观测设施的维修养护、防汛专仓的维修、通讯设备的维护、防汛车辆的运转、各类预案及工程抢险方案的印发、防汛会议的筹备、防汛专用设备购置等等需经费80余万元。然而近几年,除去防汛应急度汛专项,实际拨付的日常防汛经费40余万元。防汛日常经费的缺乏极不利于各项日常防(备)汛工作的开展,所以建议各级领导在编制、批复预算时予以考虑,适当增加。

总之,各项备汛工作开展的客观原因是经费不到位,主观原因是没有切实落实“二个转变”,只要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并逐步予以解决,相信各项难题会迎刃而解,各项工作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