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应用观察

牟冬梅蒋永红

牟冬梅蒋永红(四川省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76-01【摘要】目的:分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给予我院2012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30例患者保留子宫动脉上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因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与卵巢支,子宫4组韧带不用处理,具有手术更为简捷,不易损伤周围脏器及盆底结构的特点,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能够在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子宫卵巢生理功能,保持了盆底及阴道的正常生理解剖,防止阴道及脏器脱垂,防止子宫颈残端癌及手术断端脱出的发生。提高了手术质量及病员今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性激素水平盆底生理解剖完整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共30例。随机选取在我院妇科因子宫良性疾病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住院患者30例;行传统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术前均常规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行分段诊刮术,排除宫颈或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监测基础性激素水平。两组患者年龄、肥胖程度、手术适应证、子宫大小、盆腔粘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1.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2.开腹可选择下腹正中及耻骨上横切口;逐层开腹,钳夹结扎或电凝止血进入腹腔;3.纱布巾排垫肠管;暴露术野;子宫峡部可连同骨盆漏斗韧带一起用橡皮止血带扎紧,每15.25分钟松懈15秒左右。4.自宫角内侧1.0cm处钳夹子宫角部,切断并缝扎,沿子宫侧壁向下逐渐切开并缝扎子宫肌壁约1cm,至子宫峡部(两侧相同)。(或直接自宫角内侧1.0cm处沿子宫侧壁向下逐渐切开子宫肌壁约1cm至子宫峡部,再缝合)5.松解橡皮止血带,剜切子宫颈:于宫颈内口水平下约0.5cm处,切开宫颈筋膜,向下旋转切割宫颈管达阴道部,取出子宫。6.消毒宫颈断端,2.0自溶线连续缝合宫颈阴道断端,间断加强缝合;2.0自溶线环形缝合宫颈管封闭残腔形成宫颈痕迹;7.冲洗盆腔,检查各切口无出血,将切开两侧子宫侧壁断端相向缝合形成子宫痕迹;清点纱布器械,结束手术。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保留组平均手术时间(101.1±29.8)min,术中出血(79.5±54.2)ml、标本重量(228.0±110.2)g、术后最高体温(36.8±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0.45)d、术后住院时间(6.8±2.6)d;切断组平均手术时间(98.7±23.2)min,术中出血(98.5±37.7)ml、标本重量(290.7±120.1)g、术后最高体温(38.5±0.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9.6±3.6)d、术后住院时间(2.1±0.4)d;通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2两组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月血FSH、LH、E2值可知,保留组术前FSH(4.9±1.25)U/L、LH(12.88±1.95)U/L、E2(335.2±12.55)pmoL/L;术后3个月FSH(6.21±1.2)U/L、LH(13.2±2.82)U/L、E2(327.65±19.85)pmoL/L。相比全切组术前FSH(6.8±1.8)U/L、LH(6.9±2.7)U/L、E2(161±18)pmoL/L;术后3个月FSH(24.9±4.5)U/L、LH(25.2±2.5)U/L、E2(79±12)pmoL/L。

术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血FSH、LH、E2值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3.讨论两组手术麻醉选测绝大多数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采用硬膜外麻醉加静脉强化也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是十分安全可行的。

改良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点:不处理子宫的圆韧带、阔韧带及输卵管,保持了盆底解剖组织的完整性。与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相比,减少了因处理以上两组子宫韧带所致的盆底组织及卵巢血管的变化,盆底解剖结构完整,能使阴道前后壁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大大减少。

同时手术简便、快捷,手术切除范围为子宫体及宫颈中心区由于形成了子宫体及宫颈痕迹,对于女性心理及机体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且不破坏盆底的正常解剖关系保留阴道上段的正常解剖和血供,术后性生活质量无异常。

但手术中需要注意因保留子宫血管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不处理子宫血管。但发现有进入宫体肌层的血管要单独结扎,否则松解橡皮止血带后可能出血较多止血不易彻底,甚至因多次缝合致使保留的子宫动脉上行支被结扎导致手术失败。残存宫颈筋膜缝合要注意不留死腔,必要时加强缝合,术后阴道断端及伤口出现出血感染的机率可明显降低。因术中要保留极少部分肌层,术后存在再发肌瘤的可能,并且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不适应此手术。

总之:我们认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保留了子宫动脉上行支与卵巢支,子宫韧带不用处理,具有手术更为简捷,不易损伤周围脏器及盆底结构的特点.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对患有子宫良性病变,又迫切要求保留子宫、卵巢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患者是值得运用的手术。

论文NO:2016980参考文献[1]刘新民,万小年,邹淑花。妇产科手术难点及技巧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21.24.[2]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62.[3]左常婷,刘新民.王小岩.子宫良性病变保留子宫内膜和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术式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3):161164.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

相关关键词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性激素水平盆底生理解剖完整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共30例。随机选取在我院妇科因子宫良性疾病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住院患者30例 行传统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术前均常规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行分段诊刮术,排除宫颈或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监测基础性激素水平。两组患者年龄 肥胖程度 手术适应证 子宫大小 盆腔粘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2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1.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2.开腹可选择下腹正中及耻骨上横切口 逐层开腹,钳夹结扎或电凝止血进入腹腔 3.纱布巾排垫肠管 暴露术野 子宫峡部可连同骨盆漏斗韧带一起用橡皮止血带扎紧,每15.25分钟松懈15秒左右。4.自宫角内侧1.0cm处钳夹子宫角部,切断并缝扎,沿子宫侧壁向下逐渐切开并缝扎子宫肌壁约1cm,至子宫峡部(两侧相同)。(或直接自宫角内侧1.0cm处沿子宫侧壁向下逐渐切开子宫肌壁约1cm至子宫峡部,再缝合)5.松解橡皮止血带,剜切子宫颈于宫颈内口水平下约0.5cm处,切开宫颈筋膜,向下旋转切割宫颈管达阴道部,取出子宫。6.消毒宫颈断端,2.0自溶线连续缝合宫颈阴道断端,间断加强缝合 2.0自溶线环形缝合宫颈管封闭残腔形成宫颈痕迹 7.冲洗盆腔,检查各切口无出血,将切开两侧子宫侧壁断端相向缝合形成子宫痕迹 清点纱布器械,结束手术。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chi 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 术后病率 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保留组平均手术时间(101.1± 29.8)min,术中出血(79.5± 54.2)ml 标本重量(228.0± 110.2)g 术后最高体温(36.8± 0.5)℃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 0.45)d 术后住院时间(6.8± 2.6)d 切断组平均手术时间(98.7± 23.2)min,术中出血(98.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