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

/ 2

提高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

赵桂敏

赵桂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医院0270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040-01

【关键词】法律意识道德护患纠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加之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于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护理纠纷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如何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减少和预防护患纠纷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护理管理着面临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护理人员长期接受以往的组织管理和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逐渐形成一切服从和认真执行医嘱的职业特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中存在着有意无意的侵权或越权行为,以至引起护患法律纠纷。

1.常见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

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工作不细致,责任心不强是发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反映了当事人缺少一种真正对病人生命和健康负责的责任感和现代医学伦理意识,以及缺乏现代法律观念。尤其工作繁忙时,走“径路”,不严格遵守工作规程而造成工作上的差错事故而引发护患纠纷。

1.2服务质量差,护患之间交流沟通少。由于护理人员疏忽大意和服务态度差,引起纠纷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护士和患者没有沟通,护士就无法评估病人,无法收集有效的资料与信息,更无法发现潜在的护患矛盾。由于没有运用沟通技巧,忽视了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也可以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3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医疗差错事故都是没有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执行而造成的,如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临床上从而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未及时按照护理级别要求给病人翻身做皮肤护理而发生压疮等都是导致护理责任事故的原因,从而引起一系列护患纠纷。

1.4护理技术欠熟练,护理措施不到位。护理工作很多是由护士用手操作完成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如临床上肌肉注射部位不当,重复穿刺,特别是抢救危重病人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抢救设备药品不齐全,最易发生护理纠纷问题,加之护理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护理措施不到位,未按照护理级别要去做,一旦病人没有满足要求,就会对护理工作产生不满,则必定会产生护患纠纷。

1.5护理记录中引发的护患纠纷

1.5.1思想重视不足。护士对护理文书书写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涂改甚至抄袭医生记录,均可导致误诊误治,引起医疗纠纷。

1.5.2基础理论不扎实,在临床工作中对疾病症状﹑体征﹑护理要点﹑治疗措施缺乏正确判断,对病情描述过于笼统,缺乏连续性。

1.5.3文字表达不准确。因低年资护士语言文字表达不准确,词语含糊不清,记录不完整,重点不突出,不规范等也是导致医疗纠纷之一。

2.对策

2.1护士长是临床护理直接管理者,也是执行者。首先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学习医疗事故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依法办事,依法举证的法律意识。时刻牢记举证中的过错推定归责原则,做到自己弄懂弄清楚后再组织全科护士反复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一切与医疗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全面的风险教育,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使护士做到懂法、守法、执法,从而认真旅行护理工作的职责和义务。

2.2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养成慎独精神。针对目前招聘护士多处理问题及操作能力差的特点,要强调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工作中加强技术操作训练,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和操作流程。培养护士良好的慎独精神,无论是病人的整体护理还是各项诊疗处置,护理工作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护患关系是适应在自愿平等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应以病人的最佳利益为基础,何为最佳利益,很难做出判断,这给日常护理增加了很大难度,所以,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如果护士没有良好的慎独精神,就会因工作中的疏忽大意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被卷入医疗纠纷中。

2.3提高护士的沟通水平,消除纠纷隐患。在优化护患关系中,交流沟通极具重要,病人入院后,护士接待病人时要起身迎接,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协助选择医生及床位,并向患者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要因人而异,从爱护病人角度出发,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各种各样疑问和要求及时给与查询帮助,使患者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只有真心实意的帮助病人,才能够赢得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对医疗制度改革的理解。

2.4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随着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加强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业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为病人着想,以良好的服务态度,热情周到的为病人服务。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2.5临床护理记录完整。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时刻为病人着想,细心观察病情,并及时、准确、详细记录,保证护理记录真实、连续、重点突出、语言文字流畅。在紧急抢救患者时,来不及写医嘱和护理记录时,执行口头医嘱,一定要复核医嘱,确保准确无误,注射完毕留下空瓶以备核查,抢救完毕立即补记护理记录,并让医生及时补书面医嘱。护理文字记录一定要字迹清晰、准确、规范,严禁剪贴、涂改、伪造以保存原始资料。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职业要求更高。就此笔者认为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是当务之急。护士应从自身做起,增强法制

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学习新理论,苦练操作技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患者良好的交流沟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顺应性和信任度。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运玲,张慧.护理工作中引起法律纠纷的因素及对策《中国护理学科理论与实践》2008.11.3大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