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拓展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6

进一步拓展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研究

于华友雷从敏罗玉凤

于华友雷从敏罗玉凤(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摘要:四川拥有众多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其旅游市场也逐渐成熟,但是其入境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所呈现的较慢增长与四川总体旅游发展现状不符。本文通过对四川入境客源市场现状进行研究,从旅游者停留时间、消费情况、旅游人数等几个方面分析其现状特征,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对发展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四川入境旅游市场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四川入境客源市场特征前景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6-051-05

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创汇能力的重要指标主要是旅游外汇收入,近年来四川的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处于平稳上升的阶段,同我国的其他省份比较排名有所上升,但较国内其它旅游大省而言仍相对缓慢,这与拥有众多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四川省的旅游总体发展状况是不符的。希望通过对近几年四川省入境旅游的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者特征的调查研究,能提出进一步拓展四川省入境客源市场的相应对策。

1四川入境旅游人次及旅游外汇收入现状

随着四川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四川的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总体上在提高(见表1-1)。

表1-12011—2015年四川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

年份全年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入境旅游者人次(万)比上年增长外汇收入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011年2449.1529.9%164.0055.9%5.9467.8%

2012年3280.2533.9%227.3425.1%7.8926.5%

2013年3877.418.2%209.56-7.8%7.64-4.3%

2014年4891.0426.1%240.1714.6%8.5812.7%

2015年6210.527%273.2014.1%11.8137.9%

数据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结果数据都经原始数据计算后四舍五入)。

2011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各级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全省全力支持旅游投资,把重点放在旅游项目的建设上,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整合营销。根据统计调查;全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2449.15亿元,同比增长29.9%。四川省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在164万人次左右,实现了旅游外汇收入共计5.94亿美元,入境旅游者人次增长到55.9%,外汇收入增长到67.8%。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调查由此可得出四川的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局面。2012年,四川省在旅游行业中高举创新体制机制、狠抓重点旅游项目、创新营销方式、优化基础保障的旗帜,促使我省的旅游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争取实现出境市场高速增长、入境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旅游稳步增长三大旅游市场齐头并驱的发展局面。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渐在提升,全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280.25亿元,相比增长了33.9%;接待入境旅游者有227.3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到25.1%和26.5%。2013年度四川省的旅游经济运行总体上稳中有进,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877.4亿元,同比增长18.2%。2013年我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9.5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较下降了7.8%,外汇收入7.64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下降了4.3%。这是因为入境旅游市场受到2013年4?20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的影响有所下降。2014年,我省实现的旅游总收入有4891.04亿元,与2013年相比较增长到26.1%。这个数据同时也说明了三大旅游市场都在稳步发展的特征。2015年1-12月,四川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6210.5亿元,与2014年相比较增长到27%。接待入境旅游者273.2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可见2015年的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迅速。

2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现状调查

2.1四川入境旅游类型结构现状

根据我国对入境游客的界定,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游客按市场类型划分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是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同胞;第二是华侨同胞;第三为外国人,同时也包括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在内。

表2-12010—2014年接待入境旅游者构成(单位:万人次)

项目20102011201220132014

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

总计104.93100%163.97100%227.33100%209.56100%240.17100%

外国人74.9771.4%113.7369.4%151.2966.6%147.3370.3%169.6670.6%

港澳同胞15.1114.4%22.4513.7%35.9215.8%33.516.0%3916.2%

台湾同胞14.8514.2%27.7816.9%40.1217.6%28.7413.7%31.5113.1%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0-2014年版整理。

根据表2-1可以得出,在接待外国人、港澳台同胞中除2013年比上一年略有减少外,从2010年到2014年总体保持了上升的趋势,相对而言台湾同胞的入川人次起伏变化幅度较大,且在四川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一直占绝大比重(约70%)。

2.2四川入境旅游外国人地域结构现状

入川的外国人旅游市场按照其地区可以划分为亚、美、欧、非及大洋洲五大旅游市场,这些旅游市场在四川省入境旅游业中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旅游需求也会存在着很大的的差异化。在传统的五大客源市场中,亚洲旅游市场始终保持着在四川省最主要的客源国市场的地位。统计数据表明,来川旅游的主要客源国呈现以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为核心,欧洲和美洲为两翼,大洋洲和非洲为补充的基本格局(见表2-2)。

表2-22010—2014年四川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构成(单位:万人次)

国家20102011201220132014

亚洲日本20.2323.725.1715.1816.98

马来西亚3.184.697.118.278.98

新加坡3.626.7910.2911.0612.05

泰国2.134.235.855.415.64

欧洲英国5.249.312.7613.1915.16

德国2.425.365.386.087.3

法国2.84.255.255.567.05

意大利0.721.182.522.592.94

北美洲加拿大2.23.475.085.056.06

美国8.9114.6420.9822.1625.7

大洋洲澳大利亚2.313.897.247.678.56

非洲0.40.630.730.821.16

其他1.091.132.042.42.53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1-2015年版整理。

据表2-2可知在四川外国人入境客源分布方面,从2010年到2014年四川入境旅游国家排名前三的是日本、美国、英国。我们引入客源集中率公式,表示四川对最大的几个客源国的依赖程度。公式为:

CRn=∑Si

其中:CRn表示客源集中率;Si为最大的几个客源市场占该国该地区接待总人数的百分比;n=3。

2010—2014年外国人总计入境人数分别为74.97、113.73、151.29、147.33、169.66,根据客源集中率公式可得出四川就日、美、英三国2010—2014年客源集中率分别为45.86%、41.89%、38.94%、34.3%、34.09%(四舍五入后结果)。明显看出每年的客源集中率是呈下降趋势的,客源集中率越低说明该地区对最大客源国的依赖程度越小,从而有利于降低客源国过分集中对四川旅游业的风险。

2.3四川主要入境旅游市场现状

亚洲旅游市场:日本是我国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之一,也是四川最大的客源国市场。四川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符合日本人的旅游偏好,再加上日本国民经济收入较高,消费水平高,旅游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日本入川的旅游人次比也始终位居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前三位。而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一直都作为四川省传统的客源市场,地域距离相比其他海外客源市场更有优势,因此回头率高,其中新加坡是发展最快的市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侨相对而言比较多,这些华人大多数都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近几年入川的旅游人次也在不断增加,是四川省不可忽视的国际客源市场。

欧洲旅游市场:欧洲旅游市场在四川省的客源国市场主要是英、法、德三国,这三个国家是四川省传统的远距离客源国市场,英、法、德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客源输出国,由于距离远、宣传力度不足,以及文化差异比较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出境的游客入川旅游比例很低,因此在四川省始终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发展。【1】

美洲旅游市场: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源输入国之一,也是四川省的传统旅游客源国市场。美国旅游市场在四川省海外旅游市场的占有率相对稳定。加拿大市场作为一个旅游发达国家,其市场发育程度高,目前在四川省占有率比较低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港、澳、台旅游市场:港、澳、台旅游市场是指来中国大陆旅游的港澳台同胞,港、澳、台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实行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其中港澳属于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域,由于港澳台同胞办理出境旅游手续符合国际游客办理相关旅行手续的特征,所以一并将其统计为国际游客中的入境旅游者,同时把港澳台同胞在大陆的旅游消费计入外汇收入中,最终将港澳台地区定位为入境旅游市场,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统计上把它们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分析。港澳台地区地小人多,生活空间比较狭小,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因此需要借助旅游的方式放松身心,再加上港澳台与大陆的亲缘、地缘关系,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地域距离近等条件,使大陆成为了港澳台不可替代的旅游目的地。港澳台同胞一直是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力军,也是四川省的重要客源市场,港澳市场和台湾市场又有不同的特征,港澳市场近年来四川省的游客数量基本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态势,而台湾市场近年来四川省的游客数量上升幅度大。例如2010年入川的台湾同胞有14.85万人次到2014年达到31.51万人次,这种态势可以从港澳台市场入川的年份数据统计中比较直观的反映出来(如表2-1)。

华侨旅游市场:华侨是没有加入外籍的中国公民,是侨居国外持有中国护照的中国同胞。华侨是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全球有几千万人,遍布全球各国,在进行旅游统计时,我们一般将华侨旅游市场划入外国人市场中。

3四川省入境客源市场客源特征现状分析

3.1四川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12010—2013年四川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单位:天)

年份2010201120122013

人均天数1.921.881.891.9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2014年版整理。

2010年至2013年四川入境游客停留天数均在1.9天左右,起伏较小,但是全国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都保持在6.6天上下,所以四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还很远。

根据2014年旅游抽样调查数据看,四川主要旅游城市成都、绵阳、乐山、阿坝的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3.1、2.3、1.5、1.8,其中入境游客在成都的停留时间最长,这也是因为成都是四川的首府,交通便捷且是外国、外省进入四川的主要通道,无论来川境外游客到川内哪个旅游地几乎都要经过成都。

表3-22014年四川入境过夜游客在川主要城市平均停留时间(按旅游目的)(单位:天/人)

平均停留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会议宗教朝拜文体交流购物医疗保健其他

成都3.13.233.42.744.431.873.2

绵阳2.21.41.93.32.61.911.8—3.91.5

乐山1.51.41.61.61.61.61.71.62.622.5

阿坝1.81.81.7——22———2

数据来源:《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

从旅游目的上看,成都入境游客以医疗保健、宗教崇拜、会议、探亲访友停留天数相比较多,其它几市以医疗保健、探亲访友、宗教崇拜、会议、购物居首,与全国入境游客停留时间长短的目的基本一致,而对于想要全面发展入境旅游增加外汇来说,除了要吸引入境游客还要增加他们在目的地旅游城市的停留时间,以此促使更多旅游消费产生,从这点上讲,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3.2四川入境游客人数季节变化明显

图3-12013年—2015年四川各季度入境游客人数

(单位:万人次)

数据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

总的来说,2013年到2015年相对应季度都呈稳定上升趋势,从以上数据也可看出入境旅游高峰期也都集中在第三季度也就是7—9月。而1—3月属于四川的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不宜开展室外旅游活动。入境旅游高峰的7、8、9月,比如某些职业如教师、学生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而促使他们选择长距离的旅游,除此之外,这一季度也是四川各景点吸引力最大的时候,如峨眉山、青城山夏日避暑等。

3.3四川入境游客的重游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表3-3可以看出,境外游客来川的重游率是非常低的,但是2012年相比于2010年“第二次到第三次”重游增加了接近10%,说明四川对于入境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能够让入境游客产生“再来”的想法,但“大于等于四次”的只占了相当小的一部分。从全国的情况来看,首次入境的外国游客占35.3%,4次以上入境的占33.6%;台湾同胞中4次以上入境游客达到46.9%,港澳同胞4次以上的入境游客在70%左右,比第一次入境游客高出许多。由此可见,四川在“重游率”这点上是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的。对于旅游业来说,游客的重游率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应在创造新的客源市场的同时不断扩充“重游市场”。

表3-3入境游客到川旅游次数

调查人数次数构成(%)

(人)(%)第一次第二到三次大于等于四次

2010258310079.513.86.7

2012234210072.822.54.7

数据来源:《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1年和2013年版整理。

图3-22010—2015年四川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

3.4入境旅游消费情况

3.4.1四川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近年来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四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除2013年外,2010年到2015年基本保持着稳定的上升趋势.从2011年到2015年分别比上年增长67.8%、26.5%、-4.3%、12.7%、37.9%,增长最快的是2011年,依次是2015年、2012年、2014年,而2013年由于4.20芦山地震成为五年中唯一的负增长。

3.4.2来川入境游客在川人均天花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表3-4可知,四川入境游客2010年、2012年人均天花费均在175美元左右,在2013年、2014年上升到人均185美元,较之前两年2013年得到较多增长,但2014年上升不大,总的来说都保持着上升趋势。此外,四川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均低于全国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

表3-4四川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情况(按地区分)与全国比较(单位:美元/人天)

全国四川

人均天花费外国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

2010184.01175.45173.49177.99186.64181.75

2012195.53176.63179.48172.13168.05168.76

2013190.73185.15182.83191.07215.77186.08

2014212.25185.59187.70186.81183.97173.80

数据来源:《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1-2015年版整理。

表3-5入境过夜游客在川人均天消费(按职业分组)

职业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员技工

工人商贸

人员服务员推销员退休

人员家庭

妇女军人学生其他

2010166.50176.61171.37174.83174.37178.36178.77178.91162.39178.71176.50

2012174.22179.75174.91175.8184.36177.99176.3179.36175.2161.35179.05

2014185.48178.46187.68194.69187.76179.41185.31195.38224.31182.53176.44

数据来源:《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1-2015年版整理。

据3-5可知,对于不同职业的入境游客,他们的花费相差不大。其中家庭妇女是每年花费都较多的职业,技术工人和军人的涨幅最大,在入境客源市场具有更大潜力。而学生、职员、政府工作人员是所有职业中花费比较少的。其中学生在2010年的花费较高,但在2012年和2014年都处于花费最末位置,下降较快。

表3-6入境过夜游客在川人均天消费(按旅游目的分组)

旅游

目的观光

游览休闲

度假探亲

访友商务会议宗教

朝拜文化/体育

/科技交流购物医疗

保健其他

2010174.28177.53166.45178.38178.18173.82182.08172.17176.57183.84

2012175.44171.64167.62188.34188.62184.4163.39186.03141.2165.04

2014191.44171.71170.01183.27197.52220.22163.36200.43201.13192.93

数据来源:《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1-2015年版整理。

据3-6可知,对于不同游览目的的入境游客,消费较高的是会议、商务旅游者、购物,消费较少的是探亲访友、文化体育。购物在2013年花费较少,而在2012年和2014年花费进入前三,增长较快。

表3-7入境过夜游客在川人均天消费(按性别、年龄分组)

男性女性14岁及以上15-24岁25-44岁45-64岁65岁及以上

2010175.82175.11149.47173.92173.74181.00170.54

2012178.26174.32157.47164.72177.63180.1177.13

2014185.74185.38209.62180.81182.35192.44180.94

数据来源:《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1-2015年版整理。

据3-7可知,对于不同性别的入境游客,男性游客的消费虽然始终领先于女性游客,但相差不大。在不同年龄入境游客中,45—64岁的游客均保持在前列,这一阶段的人是事业工作的巅峰期,其消费能力自然也是最高的;25—4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均消费都在170-183美元之间,处于消费中等偏上位置;在2010年和2014年中消费最低的是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但是在2014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入境游客成为消费最高的年龄阶段,由此看出,我们应开发这一年龄阶段游客的消费潜力。

3.4.3来川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构成中长途交通、购物和住宿占60%以上

图3-3来川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构成(美元/人天)

数据来源:《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1-2015版整理。

图3-42014年四川入境游客人数各市(州)所占比例

(单位:万人次)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5》。

根据图3-3,在所有花费中排名前三的是长途交通、购物、住宿,它们共占到总花费的60%以上,而餐饮、游览、娱乐只占到总花费的17%左右。这也和旅游者在川停留时间有很大关系,因为停留时间缩短,因此对餐饮、游览、娱乐的花费较少。在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食、游、娱应该是旅游活动中的核心吸引力因素,但是游客在这三要素上却没有太多的消费,不止是因为交通住宿费用的高昂,还因为供游客消费的游览娱乐产品少以及已有的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不高。所以当前市场应加大力度开发能吸引入境旅游者的游览娱乐项目和旅游商品,以满足入境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促使旅游景区、旅游地城市的更好发展。

3.5入境游客来川旅游目的地相对集中

据图3-4可知,2014年四川入境游客总数240.17万人次,排名前五位的市(州)其对应的人数分别是成都(197.8万人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5.44万人次)、乐山(12.79万人次)、甘孜藏族自治州(6.25万人次)、资阳(3.7万人次),这五个城市占总数的98%,可见四川入境旅游目的地的集中性是相当强的。而排名最末三市为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巴中。

成都作为四川省会、交通和通讯枢纽,其外国领事馆设立及国际航线开通数量均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因此在四川入境旅游中占绝对优势,其所占比例达到了82%,也是游客入境四川的重要目的地和中转地。除此之外,成都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与资阳、阿坝两大入境旅游大市接壤。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景点,如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使成都成为许多国际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2025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通后,成都将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与此同时也为国际游客来川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出行。【2】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九寨、黄龙两处世界自然遗产,以及是大熊猫栖息地一部分,还有美丽的四姑娘山等旅游景区。乐山则作为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双遗产地吸引着大量的海外游客前来;不仅如此,还有郭沫若故居、罗城古镇、黑竹沟等文化、探险旅游资源。甘孜藏族自治州不仅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蜀山之王贡嘎山、塔公雅拉雪山、稻城亚丁、摄影者的天堂-新都桥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大量罕见美景。资阳则以丰富的人文古迹使海内外游客驻足,如安岳石刻等。

4进一步拓展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建议

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中显示国内10个入境旅游典型城市(上海、北京、厦门、广州、成都、杭州、青岛、深圳、南京、西安)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游客中,探寻中国特色文化和旅游观光仍是入境游客来中国游览最重要的目的,旅游费用、旅行交通、旅游安全是这些游客最为重视的决策参考要素,自然山水、传统艺术、中华美食是入境旅游者们最为喜欢的旅游项目。在十二五四川旅游规划中就提出“1355”的发展格局、8大精品旅游线路等发展要求及发展任务,这些旅游发展规划也基本囊括了四川的所有旅游资源;在四川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十二五、十三五四川旅游规划的指导下发展成熟的四川入境旅游市场必将为入境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除此之外,根据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特征显示,入境旅游者还具有在川停留时间短,游览、娱乐活动消费少,重游率低等问题。综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

4.1.1重视对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表4-1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资源类型资源名称

巴蜀文化遗址遗存三星堆、金沙遗址、武侯祠、米仓古道、剑门关、古蜀道、金牛道

名城古镇、景观建筑阆中古城、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文殊坊、大邑刘氏庄园

少数民族彝族、藏族、羌族、回族、蒙古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白族、布依族、傣族、苗族、土家族等55个少数民族

民间习俗、民族风情川剧、都江堰放水水、广元女儿节、彝族火把节、客家文化节

名人故里李白故居、杜甫草堂、邓小平故居、朱德故里

宗教文化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乐山大佛、青城山道教圣地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评估,从上世纪末开始,所有旅游类型中文化旅游占比37%,且年增长率达到15%。而根据表4-1可以看出四川各种类型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巴蜀文化、少数民族、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为四川成为优秀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条件,对于青睐于中国特色文化的游客来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但目前四川的文化旅游开发力度相对较弱,不足以满足四川入境游客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以三国文化为例,目前三国文化旅游线路设计中,仅仅是把几个与三国有关的城市连成一条线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游览,缺乏深度。文化旅游与传统观光游览不同,需要深度发掘,不是简单观看。

4.1.2扩展旅游线路

因为入境游客属于国际旅游,而国际旅游所需的旅游条件即有钱和有闲,比普通旅游要求更高,因此这部分游客一般会选择某国某地区最有吸引力价值的景区、城市,以此达到在最短时间、最少金钱的消耗下获得最多,对于不是国际有名旅游地的景区、城市就不会再去,从而导致了在本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及消费缩减。因此在发展传统著名景区时应该创新更多有吸引力、针对市场的旅游线路;除此之外,对于在同一条旅游路线上的景点进行捆绑销售,除了为旅游者创造完善的交通设施,还可以进行门票联合销售的方式,以此来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同时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升成都、九寨、峨眉、G318/317川藏线、攀西、大巴山、川南等地国际化水平。推动四川藏区、彝区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川滇藏、川甘青、川陕甘、川渝黔等地区旅游合作发展。这些旅游措施在提升原有高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注重对现有不完善的地区进行下一步提高。【3】

4.2完善旅游设施

旅游地旅游设施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旅游发展是否成熟、优秀的一项基本参考标准。其最基本的一项旅游设施-旅游厕所,是最令外国游客头痛的,也将在近三年内得到解决,2015年1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参加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时表示,2015年及之后的三年内,会通过政府主导、资金补贴、规范标准等方法持续不断地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旅游厕所革命”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旅游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升级。四川最大的入境客源市场是美国、日本、英国、港澳台等国家及地区,这些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水平要求肯定就会更高,因此,良好的旅游设施设备自然也能成为游客选择四川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据。

4.3发展更加便捷的旅游交通

根据《基于旅游线路的A级景区空间结构研究——以四川为例》【4】一文中对四川A级旅游景区分布密度图来看,四川A级景区主要集中在成都、乐山、绵阳、遂宁、广安、泸州、宜宾、攀枝花等市,而这些城市地理位置并不集中,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即使只选择其中某几个城市,所需的交通时间也会占据旅游时间的大部分,由此得出,四川内部交通并不足以满足入境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四川应加快建设川内城际高铁以拉近各旅游城市之间的距离,以增加入境游客的游览目的地进一步延长在川停留时间。除此之外,还应通过现代化的便捷交通拉近与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等邻省的距离,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增加邻省入境旅游者流向四川的数量。

4.4发展多样化的入境游客旅游方式

2015年3月5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其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工作计划,同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其《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的新时代》报告里,第一次正式提出“旅游+”。在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主持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时表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旅游+互联网”“全域旅游”均会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

比如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运行的网约导游模式,成都导游执业公共服务分导游、游客手机端和旅行社PC端这三个入口。导游在平台进行登录、注册、激活个人账号、抢团设置等,就可以开展执业活动。游客在进行注册之后就能一键“网约”导游。旅行社在PC端预约导游,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行程单,导游根据派遣执业。把自愿参加自由执业的导游收入该平台;中期,游客将在平台上查询到更多导游的个人信息,比如特长、人气值、带团记录以及最为重要的导游等级评定结果,便于游客做出选择;后期,该平台将与执法系统、门户网站及主要景区网站进行对接。这样既能保障导游的收入,又能使游客避免“导游合不合心意全靠运气”的烦恼。但目前游客“网购”导游仅限于成都行政区域内的旅游线路,例如青城山、都江堰一日游、熊猫基地一日游。随着“网约导游”的继续发展,游客的旅游方式将呈现多样化的格局,这也会使四川的旅游更加蓬勃发展。

4.5进一步规范入境旅游市场秩序

一个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想要得稳步上升,就一定保证其旅游市场规范化发展,以此让旅游者以及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对此,在2013年10月1日正式颁布的中国首部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旅游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也使原本混乱的旅游市场得到规范。对许多游客所担心的旅游行业规范化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四川也因此迎来了旅游发展的良好时机。

4.6加强入境旅游宣传

对于许多国际游客来讲,四川就是熊猫的代名词,而四川也以熊猫为引线,让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认识和更加了解四川。但除熊猫之外,也应该让国际游客知道四川不仅有熊猫。因此在进行境外旅游宣传时,要展现出四川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优势和四川特色,同时迎合国际旅游市场的偏好。在传统线下宣传外,还应多加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宣传,比如在国际上流行比较广泛的社交平台上进行四川自然风光、文化等的视频、图片宣传,如Facebook、Twitter、Flickr。相信在传统宣传方式与互联网结合下,四川入境旅游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理论文献

[1]李琳.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开拓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2]唐建兵,袁力.基于旅游视角下的成都免税店设立探讨[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03:71-76.

[3]钟洁.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战略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J].开发研究,2011,04:75-78.

[4]唐雯雯,史春云,冯亮,刘静,周慧慧.基于旅游线路的A级景区空间结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旅游研究,2016,02:75-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