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井卫生问题及相关水质指标的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农村水井卫生问题及相关水质指标的检测

聂晓娟

聂晓娟(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0000)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水井卫生状况,对农村水井的相关水质指标进行检测。方法:对我地区2011年~2013年农村134例水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测。结果:从结果来看,2011年134例水井,色度合格率为97.0%;杂质合格率为95.5%、味合格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7.2%、大肠杆菌总数合格率为73.1%、氯化物合格率为95.5%、汞合格率为100%、铅合格率为100%、硝酸盐合格率为97.8%、硫酸盐合格率为98.5%、PH合格率为64.9%。2012年134例水井,色度合格率为97.7%;杂质合格率为96.2%、味合格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大肠杆菌总数合格率为71.6%、氯化物合格率为90.2%、汞合格率为100%、铅合格率为100%、硝酸盐合格率为95.5%、硫酸盐合格率为98.5%、PH合格率为67.9%。2013年134例水井,色度合格率为99.2%;杂质合格率为97.7%、味合格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9.4%、大肠杆菌总数合格率为74.6%、氯化物合格率为97.0%、汞合格率为100%、铅合格率为100%、硝酸盐合格率为98.5%、硫酸盐合格率为99.2%、PH合格率为70.8%。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农村水井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水井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存在着安全隐患,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水井卫生安全;水质;检测【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94-01

目前,在我国农村大多数都是用自挖的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而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保障农村老百姓饮用水安全,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1]。然而,农村存在垃圾随意倾倒、工业废水超标排放、生活污水与粪便直排入河及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等严重污染水环境,导致水源水质恶化[2],因此,尽快加强水质安全检验室硬件建设,分析、预警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动态变化,保证群众用上安全、清洁的水。为了了解我地区2011年~2013年农村134例水井的卫生状况,进行了相关水质指标的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地区2011年~2013年农村134例水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GB5749-2006)进行检测。

1.2检测依据和项目依据GB/T5750.1~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检测项目包括[5]:色度、杂质、味、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总数、氯化物、汞、铅、硝酸盐、硫酸盐、PH。

1.3检测仪器水质检测仪[6(]20项)ZYD-HFA,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

1.4评价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项目中有一项指标结果不符合标准限值要求,则为不合格。

1.5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从结果来看,2011年134例水井,色度合格率为97.0%;杂质合格率为95.5%、味合格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7.2%、大肠杆菌总数合格率为73.1%、氯化物合格率为95.5%、汞合格率为100%、铅合格率为100%、硝酸盐合格率为97.8%、硫酸盐合格率为98.5%、PH合格率为64.9%。2012年134例水井,色度合格率为97.7%;杂质合格率为96.2%、味合格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大肠杆菌总数合格率为71.6%、氯化物合格率为90.2%、汞合格率为100%、铅合格率为100%、硝酸盐合格率为95.5%、硫酸盐合格率为98.5%、PH合格率为67.9%。2013年134例水井,色度合格率为99.2%;杂质合格率为97.7%、味合格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9.4%、大肠杆菌总数合格率为74.6%、氯化物合格率为97.0%、汞合格率为100%、铅合格率为100%、硝酸盐合格率为98.5%、硫酸盐合格率为99.2%、PH合格率为70.8%。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农村水井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小结

通过检测发现,目前农村水井卫生仍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应建议各级部门引起重视,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定期对农村水井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农村水井的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参考文献[1]PengChun-rong,QingLin,DengRuiWaterQualityandHygenicConditionof“SeekingWaterinRed-layer”inCuipingDistrictofYibin[J],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Information,2012.134-135.[2]丁梅,何福德,2011-2012年灵山县农村井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8,245-246.[3]ZhengBi-hai,LiSu-zhi,MaKuan-jun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springandwellwaterofcertainparthaltinTibetBirucountry[J],Henan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2007.[4]徐昕,吕行,高绪芳等,成都市农村旱区分散式供水水质状况及对人群胃肠道影响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1):162-164.[5]陆运龙,张坚,潘莉等,2008-2010年玉林市农村井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08):4199-4200.[6]陈益林,蔡雪花,陈晓玲,2006-2010年龙岩市农村自备水源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1,0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