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发展

邬华丽

(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影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因职业性质和课程特点,主要涉及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本文从我校的计算机教师现状进行分析,从我校实际出发,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十堰高级技工学校是十堰市政府主办的唯一所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院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我将从本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现状分析,从实际出发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本专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和策略,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加速计算机专业教师发展。

一、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分析

1、专业教师的“梯队”建设不足

目前我校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毕业。而这些专业与我校所开计算机教学方面的课程有很多是没有关联的。我们走上教学第一线后,只能凭借自己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一些,操作技能熟练一些,边学边教,慢慢积累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入校来,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也在慢慢流失,走向行政岗。“准科班”出身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越来越少,面对计算机专业的班级与人数不断的增加,计算机教师专业化的“梯队”建设迫在眉睫。

2、专业教师的实践和培训能力不够

计算机专业专职教师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是教学,还肩负着繁忙、琐碎的班主任工作,所以大部分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欠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显的无所适从,教学效率低,这就需要靠我们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提炼,更需要有更多的培训平台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进修和提高技能的培训。对不同专业类型的教师应有不同的培训要求。如果对教师的培训重视度不够,或者培训档次底,或者没有特色。专职的计算机教师就失去了进修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

3、专业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与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课时较多。但计算机专业教育和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状,就要求我们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要深入到企业中去。通过培训,一方面可以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沟通、多交流,才能了解需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为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能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提升。

二、影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发展的因素

1、个人原因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本质工作,教书、育人这两项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但对我们专业教师来说,不仅有日常的周十六左右的教学工作,而且每年都有培训学生参加大赛,以及繁重的让人窒息的班主任工作等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专业教师个人成长的心理环境,同时也影响着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

2、学校原因

学校是我们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战场。学校有没有营造一个宽松、开放、温馨的成长氛围,让教师有种回到“家”的感觉,是否制订科学、完善的一套教学目标规划,有无明确专业教师的培养需求,是否实行科学、民主的管理体制,有无激发专业教师的自我发展的制度,是否拥有多种教学发展渠道,有无及时关注专业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心理健康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师的发展水平。

3、社会原因

从教多年,一说到“中职教师”,给人感觉少了成就感、自豪感,社会的尊重度不高。目前,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不高,认为上中职的学生都是成绩不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很差的学生,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敬而远之。在师生关系上,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所以,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对学生正面教育,尽力做到不自我否定。

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涉及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相辅相成。我认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以后的专业发展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应对和促进。

三、计算机专业教师发展意识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专业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任何一个教师自己没有发展要求的意识,再好的外部条件也不会有任何作用。只有明确了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目标,才能具体实施,最重要的是要有行动的支持,也就是学校如何为专业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

四、计算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中职学校来说,应该注重“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养,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人才,不仅可以解决专业的“梯队”建设问题,还可以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或派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也可以下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使专业教师成为课程教学、技术服务及产学研一体化的骨干力量,并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五、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

我校每年都会有类似计算机专业的培训,可培训的机会寥寥无几。而且部分培训的内容与当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关联甚少。而培训的内容大都是电子商务、网络方面的。比如为了参加市技能大赛,计算机专业课程只能往市技能大赛项目上靠,而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只有八位,计算机竞赛项目最多的时候有六个,没有太多的人力资源,也没有多余的专职教师来培训,更何况培训的学生又是零基础,是无法急训出成果的,从而就导致了专业课程的零乱。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训内容要想和所开设专业课程相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成效会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发展,让专业的发展更合理化、更科学化。

六、计算机专业教师发展机制的建立

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评价机制要注重实效性、科学性,才能使计算机专业教师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评价要考虑到教与学的统一,要评价教师教的怎么样,学生学的怎么样。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反映出专业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评价,不能单凭学生的评议来评价教师的好坏。因为我校大部分的学生,在他们的认知中,没人约束、没人管教才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在学生评价中,往往是管得多的、管得严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评价的分最低。

七、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

计算机专业与企业合作,人才培养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对专业基础理论加以掌握与巩固,对基础操作做到得心应手;另一方面,让专业老师和学生到企业实践,让学生根据企业模式、岗位的需求等进行相应的培训,强调实际的专业应用能力;在校的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企业的及时监督参与及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衔接。在师资培养、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建构起与计算机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企业为源头,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企业工厂为主题,以资源建设为载体,最终成为计算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只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与企业接轨,学生进入社会才会充分发挥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没有高质量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就不会有完善的专业教育,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社会化、科学化的计算机教师队伍,以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发展,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小霞.《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途径》职业,2011年23期

[2]杨超.张桂春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职教论坛,2011(27).

[3]徐圣龙.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74-75.

[4]李霞.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