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试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水利工程试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钱洋军张铭

嵊州市润正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省嵊州市3124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水利工程大坝,进行开裂与渗透等情况的检查,排查供水工程运行情况,对不符合运行标准的,进行改造处理。在进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时,需要进行水工试验,以深入分析工程质量现状。信息化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手段,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有着必要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试验检测;B/S模式;信息化管理

引言

使用基于Web的检测管理系统后,实现了对管理检测过程主要环节的控制,规范了检测过程,约束和限制了各方机构和人员的不良习惯和违规行为,方便了检测信息的查询,增强了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使检测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大幅度提高,提高了检测中心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开发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检测业务的发展,管理需求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规范的调整和更新,管理系统还需要持续改进。

1.系统基本要求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工作实际,满足符合ISO/IEC17025等标准要求,将样品、检测流程、检测能力范围控制等管理要求设计到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接样、检测、审核、批准等流程自动化管理和控制,并能规范和限制一些人为的不良行为和错误做法,约束试验检测人员规范、诚信的进行试验检测工作和执行相关的管理程序。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自动编号。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委托单单号、任务单单号、样品编号、报告号自动生成。2)自动生成表单。能自动生成委托单、任务单、样品清单、留样清单、检测报告封面及首页、管理所需要的目录及台账等。3)检测能力范围控制。防止开展超范围业务和使用过期标准及检测仪器仪表。4)统计查询。能够实现对大量信息进行整理并自动生成统计资料,并智能化、图表化。可查询检测费用、样品留存台账、参数检测频率、仪器仪表使用记录等。5)数据录入共享及电子签名的方式予以认可。能够一次录入全程共享。能在填写多种具有相同信息的表单时,提高效率,避免出错。6)提醒及信息发布。设有提醒阈值,以便于维护检测仪器仪表有效及控制样品留样。提供信息平台用于发布信息交流。

2.系统功能设计

2.1系统信息维护管理

1)检测业务标准数据树。检测业务标准数据树包含3级信息:检测参数大类、具体参数项目及依据,且这三者是有层级关系,父子关系一定的算法逻辑;通过系统导入生成检测业务范围标准数据树。检测业务标准数据树是根据检测单位的检测能力中规定的检测参数、规程规范、仪器设备对照生成,且一一对应,可限制使用授权之外的项目参数,防止超范围开展业务,防止检测人员使用不在范围或过期的规程规范及过期检测仪器仪表。在填写委托送检单时为方便查询及选择,系统采取层层筛选方式。填写时选择检测大类,再选择检测具体参数项目,最后选择检测标准依据及检测仪器仪表。每次筛选数据量都在缩小,虽然检测业务范围标准数据量大,但选择查找很方便。检测业务标准数据树中的基础数据。有2种输入方式:手工录入和Excel固定模板批量导入方式。只有管理员可对标准数据库进行添加、修改。2)仪器仪表管理。本系统中提供了仪器仪表管理功能,此模块加入的目的是为在检测时填写相关仪器信息,其中主要包含仪器编号、名称、型号及对仪器检定校验时间进行自动提醒功能,确保检测所用的仪器仪表都在检定校准周期内,以便检测数据量值溯源。3)基本属性管理。基本属性管理包含了系统各表单中最基本的信息管理,其中包含:是否留样、留样时间、样品处置方式、报告费用支付方式、报告交付方式等。4)权限管理模块。权限管理实现了对系统使用者的权限职责限定,如中心领导和财务收入登记人员才能查看到缴费情况,管理员才能对标准进行更新或删除等。

2.2检测流程管理

检测流程管理模块遵循ISO17025准则和内部质量管理系统的相关要求,建立了一套跟踪审核流程,达到对样品盲样管理及对检测报告的审核。委托送检包含的信息主要有:样品编号、产品/样品名称、型号规格、委托单位、收样日期、要求完成日期、是否留样、留样时间等信息,委托单信息填写时,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点击量,可一次输入全程共享,不要重复录入。委托单填好后,接样人点击生成任务单的同时,系统已按设计好的委托单、任务单和样品编号(包括检测样品和留样)模式,自动进行编号。检测流程中涉及到的人员签字,全部使用电子签名方式。样品留样到期后自动提醒管理员,进行样品处置。

2.3资料导出与上传

对于已完成的检测任务,可查询到检测项目台账(Excel格式列表),也可在查询模块输入关键字进行单项查询,查询到的结果可导出或打印,单项查询内容主要包含任务单、委托单,以及检测报告。导出报告封面时系统会自动根据检测大类所属检测资质工程还是水利工程选择不同的后台模板填写数据并导出。检测任务全套资料包括任务单、委托单、原始记录及经过审核批准的正式检测报告扫描件,最后再上传到系统,随时可查阅。

3.系统特点

3.1过程管理灵活易于实施

检测中心通过该系统对来样检测过程实施了灵活控制和管理,对涵盖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主要环节接样、任务下达、报告封面首页生成、报告审核、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存档进行了网上管理。由于检测参数的试验分析计算的特殊性和多变,对检测的试验、分析部分没纳入本系统管理。这样既对检测过程进行了有效管理,也便于检测人员针对各类参数试验分析。

3.2规范管理

强化管理要求,通过控制进入系统的权限明确工作程序和职责,限制不具备资质人员进行相关工作。自动限定淘汰设备和未检定校准或超期检定设备的使用,限定不符合设备精度和量程要求的试验活动,避免不合格数据产生。通过自动生成编号、报告结果上传等手段限制虚假报告等产生。通过系统确认资质范围的方式杜绝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试验室超资质营业工作。在技术标准更新时,通过管理人员设定的实施日期等相关条件,强制要求试验检测机构及时按程序要求开展新项目准备工作并经管理机构确认,否则不能进行新标准相关试验项目的工作[1]。

3.3普适性

该系统遵循ISO17025规范进行系统设计,对业务流程进行严格管控,具有普适性,采用B/S模式,实现对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的支撑,具有良好的软件兼容性。

3.4工作效率提高

该系统是基于Web的送检检测管理系统,采用了B/S(浏览,服务器)工作模式和Oracle通用型关系数据库,完成对来样检测过程控制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分布式管理,实现了通过网络平台使委托单、任务单、样品、检测报告自动编号,不同检测分部接样人员可通过Web登录系统自动生成序时连续编号。取代了由管理人员手工编号登记,且防止随意抽撤现象。使用检测业务范围标准数据树,达到检测参数、依据、设备符合检测中心规定要求,使检测工作规范便捷,使用过程能进行动态管理与实时查询,为数据统计提供了便捷、准确的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论:

简而言之,文章主要针对水利工程质量试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功能设计方法,以及该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该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在流程设计中,融入水利工程质量试验检测资质管理要素,使试验检测的过程更加规范科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检测管理的工作效率[2]。

参考文献:

[1]王宏,李建,余熠,许琳玲.水利工程试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水利信息化,2017(01):54~56+61.

[2]赵继伟,魏群,张国新.水利工程信息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8(4704):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