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路面养护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浅谈沥青路面养护工作

王炜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湛江(沙坡)分公司)

【摘要】“要想富先修路”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真实写照,较发达的地区都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新扩建的公路绝大多数采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现状入手谈谈,以期为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巩固建设成果和促进公路行驶安全献计献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研究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高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加,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养护观念陈旧、被动养护方式、养护技术陈旧、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养护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理顺养护工作,需要养护人员的深入思考。对此,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经验,从沥青路面养护的现状入手,重点分析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优化策略,希望与广大专家、学者和养护人员共同分享、探讨。

一、现阶段沥青路面养护现状

(一)管理层面

因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社会重视程度,建设项目能够更快的出成绩,导致各管理部门对公路的路面养护重视度不足,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的情况。一方面表现在资金缺乏,相关部门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公路建设上,导致公路路面养护出现资金断层的情况,路面在长期载荷、自然气候侵蚀的条件下受损,对路面行驶埋下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体制较为混乱,养护工作受到各方面的牵制因素较多,存在专业人员缺乏,外行管理内行,管理不畅等等不良现象。

(二)技术层面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技术层面养护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养护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且水平参次不齐,同时养护技术和养护机械相对落后,导致养护效率低下和养护效果差,年年提倡的“四新”应用推广性较差,部分停留在文字阶段,如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一直在艰难的前行之中,很难真真发展起来;2.路面管理系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各级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对实际的养护工作没有多少帮助和指导意义,反而加重养护人员负担;3.部分公路因建设时期赶工,先天结构不足,早期出现较多病害,导致养护难度较大;4.沥青路面养护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维修方面,即对沥青路面进行裂缝、翻浆以及沉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时效性补修。可见,养护工作被动性过强,属于“头痛医头”的情况,未形成正确的(预防性)养护理念。

二、做好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意义

从公路的使用寿命上看,科学、合理、全面的路面养护不仅有助于提高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公路使用效率,并且对巩固建设成果、延长公路寿命和节约社会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另外,公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安全性能、承载力、技术含量以及使用寿命、生态型发展等方面均对社会经济与人们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做好养护工作是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如何优化沥青路面养护工作

优化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应以其现状为基础制定针对性对策,并在公路的投入使用过程中注重做好预防工作,以达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目的。笔者通过思考分析,将现阶段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重新调整公路建设过程中“建”与“养”的比例,做到“建养并重”,加强公路管理相关部门对沥青路面养护的重视程度。首先应从“人”出发,定期对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贯彻“建养并重”、“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等公路路面管理思想,并以养护技术为中心,建立健全的培训考核体系,定期对相关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为养护工作储备技术人才。除了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公路路面养护的重视度外,管理部门还应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路面载荷以及资金、资源分配现状进行养护工作的具体安排,如预防养护工作、修补养护工作、勘察工作等内容,提高在沥青公路路面养护工作中的资金投入比例。

(二)理清养护管理体制,减少中间管理和行政审批环节,完善统一养护管理制度、评价办法、检查标准,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增加养护管理水平,让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减少养护风险和为养护人员减负。同时,还需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规范养护人员的行为,建立健全公路路面养护路段的部门管理奖惩机制,定期对各管辖区域路段路面质量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技术检测,以检测报告为基础,对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不符合标准的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提高公路路段养护整体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并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最终使养护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三)养护技术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学术课题,它涉及到工程、化工、机械、能源、材料、计算机等专业,养护人才的培养,学术人才的科研方向、产业价值都是其发展的基础。它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政策引导、行业需求、产业结构性质等各个方面孕育出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既要横向发展也要纵向发展,走出我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养护技术的长足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可能需要几代人员的共同努力。

(四)大力发展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转换养护理念,去不断地养好路面,使它们始终处于较好的路况,而不是去不断地维修差的路面。我国现阶段使用较多的预防性措施有裂缝修补、微表处、雾封层、超薄磨耗层、就地热再生、稀浆封层和同步碎石封层等,养护人员应对不同路段路面、路面不同发展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采取积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实现经济利益的价值最大化。其中,裂缝修补术是最为常见的养护技术,以符合原沥青路面的原料与机械为基础,分别对路面裂缝处进行横向、纵向的裂缝修补,并在修补后进行实用性检验,修补过程中注意公路路面的美观性,其费用较低,使用年限约1~2年;微表处养护技术主要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以及其他补充填料、添加剂等组成的辅料为基础,对待修复路面进行机械摊铺,有助于提高路面耐磨性,并达到防水防滑作用,其费用较低,使用年限约2~4年;沥青再生技术主要以优化沥青为主要原料,包括再生剂、新沥青等,通过加热混合料、搅拌等过程使其产生反应,并对原受破坏路面进行修补,以提高修补后路面的抗老化水平,避免剥落以及渗水等问题,但费用较高,使用范围较窄,年限约3~5年。

四、结束语

公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保障,其在投入使用过程中的路面行驶质量以及安全性水平对车辆出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部门只有始终以技术发展为核心,以全面、系统、科学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为保障,充分重视并贯彻沥青路面养护计划,做好预防性养护措施,才能真正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才能真正实现道路的建设与发展价值。笔者展望广大养护人员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努力实践,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颂昌,徐剑,秦永春.我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现状与发展期望[J].公路交通科技,2006(09).

[2]韩秀娟.刍议沥青路面养护与管理策略[J].路桥工程,2015(05).

[3]赵普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5.

[4]满涛.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07).

[5]陆洲.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1)

[6]唐光芬.刍议沥青路面养护与管理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