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夏清艳

夏清艳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150026)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冠心病6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诊断,血管分支合计240支,其中有150支病变血管,LAD病变率为36.00%;在各类斑块中,共83支(55.33%)稳定性的斑块,67支(44.67%)不稳定性的斑块,且总计175节段狭窄≥50%。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明确病变血管例数,并显示冠脉的狭窄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081-02

冠心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或者阻塞、供氧供血不足引起器质性或心肌功能型病变,其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致死原因,冠状动脉的粥样导致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反应为其病理机制[1-2]。为探讨冠心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冠心病60例患者影像资料,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冠心病60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其中男女比例32:28,年龄35~77岁,平均(52.75±12.02)岁。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发作性胸闷、胸痛与心前区出现不适感,经心电图检测:非特异性的ST-T发生改变,未出现房颤。

1.2方法

静息状态时若患者心率大于65次/min,在诊断前1-2h服用倍他乐克(β受体类阻滞剂)50~100mg,将心率控制在65次/min范围内。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选择CT机扫描,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心脏膈面以下5cm,0.625mm×64型号探测仪,0.35s/转的转速,120Kv电压,600mA电流,0.625mm层厚与层距,250mmFOV,pitch值为0.16。经患者肘正中选择双筒高压型注射器进行团注,注射非离子造影剂40~70ml,并将扫描后冠脉最为清晰R-R间位重组,将数据传至工作站,对图像进行筛选,将最好图像质量予以诊断。

1.3判断标准与观察指标

参照国际目测直径的方法分Ⅰ-Ⅴ级,狭窄<25%为Ⅰ级,狭窄25~50%为Ⅱ级,狭窄51-75%为Ⅲ级,狭窄76-90%为Ⅳ级,狭窄>90%为Ⅴ级,其中Ⅰ、Ⅱ级表示轻度或正常狭窄,≥50%表示临床有诊断意义,为阳性病变[3]。观察LCX(左旋支)、LAD(左前降支)、LM(左主干)、RCA(右冠脉)斑块的血管数目与冠脉的狭窄程度情况。

2.结果

2.1斑块的血管数目情况

60例患者血管分支合计240支,其中有150支病变血管,LAD病变率最高(36.00%);在各类斑块中,共83支(55.33%)稳定性的斑块,67支(44.67%)不稳定性的斑块,见表1。

表1斑块的血管数目情况[n(%)]

注:稳定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不稳定斑块=混合斑块+软斑块

2.2冠脉的狭窄程度情况

60例患者按冠脉的15节段方法,共有900节段,将15节段Ⅲ级图像质量与75节段<1.50mm血管直径剔除,810节段参与评估,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显示总计175节段狭窄≥50%。

3.讨论

冠心病为一种心血管类疾病,其发生与发展是在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诸多危险的因素共同导致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心悸、乏力、发热、惊恐等[4]。冠脉造影为冠心病临床诊断“金标准”,但其诊断受到一定限制,通常无显著症状的患者不采用此类方法,而选择冠脉成像技术[5]。本研究通过分析斑块的血管数目情况,结果显示:有150支病变血管,LAD病变率为36.00%,且在各类斑块中,共55.33%稳定性的斑块,44.67%不稳定性的斑块,表明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明确病变血管例数,并确定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斑块所占比例,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造影相比,为一种无创诊断,其损伤小、扫描的速度快、时间与空间的分辨率较高,安全可靠,能为临床粥样硬化的斑块类型、斑块定位与定性诊断提供确切的数据,从而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且可以为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有较好发展前景,能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一项关键技术被广泛推广。同时,通过分析冠脉的狭窄程度情况,结果显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显示总计175节段狭窄≥50%,表明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显示冠脉的狭窄程度,具有临床实际诊断意义。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明确病变血管例数,并显示冠脉的狭窄程度,有利于确定病况,具临床实际诊断意义,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旭,郑利平.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7):258-260.

[2]郭小云.35例冠心病发病因素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43-144.

[3]蓝玉,罗曙光,秦超等.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2,52(25):5-8.

[4]高阅春,何继强,姜腾勇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3):178-181.

[5]贺常萍.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30-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