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孙美萍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属于工具性学科,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对抽象的数字理解起来往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切的情境尤为重要,可辅助小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知识,形成一定的逻辑分析思维。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对策展开分析,对提升教学水平,优化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生活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形象具体的事物相结合,使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使得情境教学成为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下面就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数学情境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借助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借助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目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陶醉其中,深刻体会并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还可能在故事中受到一些人生启发等。比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通过大胆尝试,用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此时由教师缓缓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以此加深学生对小数的印象。

二、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利用辅助设备如多媒体。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手段早已进入课堂,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而不是舍弃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运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直观自然,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不同物体的图片甚至视频等,结合教学辅助工具如塑料教学模型、积木等,让学生运用多感官看到、听到甚至触摸到物体所蕴涵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座山的四周,充分表达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此培养学生的方位感。然后让学生拿出积木,动手搭建一个立体图形,通过自主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借助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性格特点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以及好奇心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认识厘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尺子来测量指甲盖的长度、手掌的长度与宽度,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比较手掌的大小,然后可以让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比如估计文具盒的长度、宽度、高度,估计书本的长度以及厚度等,通过学生动手测量让学生对距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准备三个黑球一个白球装到袋子里,然后让每个学生随机抽取,最后统计全班学生中拿到黑球的次数以及拿到白球的次数,统计哪个球出现的次数多,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巧合吗?”教师缓缓引出“统计与概率”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四、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始终源自生活,我们在日常阶段中无时无刻不会用到数学知识。同时,数学学科运用众多公式进行计算,难免存在一定的枯燥性。为此,应将学科内容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简化知识难度,使学生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问题,最终掌握善于应用数学眼光审视日常生活并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数加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先思索一下日常的购物经历。而后引出问题,小亮在超市购买一元钱的铅笔、八元钱的书本,同学们算一算,小明总共消费了多少钱。针对该类问题,小学生会在脑海中搜寻日常购买物品的画面,并将买东西算钱同数学加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但令他们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数学问题,还可促进他们通过已有经验分析研究、巩固知识,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引入悬念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课堂教学阶段中,教师应依照知识内容开创悬念情境。例如,在学习被三整除的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随便说数字,教师可立即判断出其是否可被三整除。如此一来学生会感叹,教师为什么可迅速得出答案,具体采用什么方式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选择学习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背景以及内在的趣味性进行取舍,令学生们体会到掌握数学知识是如此的欢乐。例如,小学生愿意听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可通过一些小故事、童话场景,引领学生来到拟人世界,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环节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情境教学,能有效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处于振奋的状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真正实现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黎贞.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5,12:92-93.

[2]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144-145.

[3]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