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视角的PPP建设项目模式风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甲方视角的PPP建设项目模式风险研究

李慧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建设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26

摘要:加强对PPP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分析,能够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有效的了解风险的种类,提高对风险的识别程度。从而在开展其他项目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性的展开风险分担,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甲方视角;PPP建设项目;风险

1PPP模式概述

PPP全称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主要是针对提供公共服务所作出的市场化改革。后来,英美国家爆发的经济萧条导致财政资金不足,为更好地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引进私人部门参与公共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为PPP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铺垫。后期,随着PPP模式运用得越来越普遍,其他国家也纷纷形成公私合办公共项目的合作模式,特许经营、运营和维护以及租赁合约等方式也相继出现。PPP模式逐渐成为各国政府进行重大设施建设的运作模式,并逐步得到完善。

1.1PPP模式的特征

1、全程合作。合作关系是PPP模式的最突出特点,它是建立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友好协商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合作双方共同遵守合作的“契约精神”,履行应有的职责同时享受对应的权益。在合作过程中,公共部门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私人部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利益共享。PPP模式是建立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前提下的合作模式,由此项目产生的利润由双方共有。但因为PPP模式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并非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合作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参与的公共部门必须把好关,避免私人部门恶意提高对外出售价格而形成高额利润等情况出现,而引起社会公共秩序混乱等。此处所说的利益共享更主要的是指参与双方共享PPP的社会成果,包括私人部门从中获得的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以及后续发展等。

3、风险共担。既然PPP模式是一种合作关系,那就意味着在合作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风险都必须由合作双方共同承担。因此,为了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合作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考虑应对风险的最佳对策,尽可能由最善于承担某种风险的合作方承担,进而使合作的整体风险最小。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合理利用公共部门的政治优势以及私人部门的资金优势,合理分配项目风险。

1.2PPP模式的功能

1、融资。PPP模式诞生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为了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融资,即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时,为了弥补政府部门资金不足的缺陷,而引入私人部门投资,解决财政资金困难。既可以解决公共部门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让私人部门参与公共项目建设,并从中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实现双赢局面。

2、管理。PPP模式既是一种项目建设合作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兼具计划、领导、组织的管理模式。在PPP模式中,一般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以减少项目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和重复性,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最终的项目收益。因此,PPP模式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包括控制成本使用、项目实施进度以及最终使用效果考量等,通过及时跟踪比对和纠正偏差,实现建设项目的终极目标。

2PPP项目风险的识别

2.1市场及运营风险

市场及营运风险是指该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或需求量变化对项目实际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中其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波动以及运营的情况,一旦市场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将会导致项目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因此在开展PPP模式下的工程建设项目时,一定要尽量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得相对合理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项目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基础设备项目的经济效益较低,并且经营也不太理想,导致了项目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从而导致社会资本合作方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2.2政府信用风险

政府信用风险是指政府不履行或拒绝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而给项目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导致政府信用风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政府的契约精神和契约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履约能力比较差,没有能力保证履约能力,如果没有中长期预算机制的支持,政府难免在PPP项目的合作中出现违约。而一旦政府发生违约情况,将会导致政府的信用受到影响,导致投资者失去对政府的信任,从而不再投资,进而导致PPP项目无法顺利的实施下去。为了确保PPP项目能够顺利的实施,政府应当对项目的投资收益作出相应的履约保证,并且承诺不会无故中止项目,损伤公共投资方的经济效率。

2.3金融风险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大部分政府对汇率的波动放任不管,也不重视利率的管制,从而使得利率和汇率的波动非常大,再加上市场上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出现,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经济投机行为,从而导致汇率的波动愈发剧烈。同时,在各国经济发展不同的情况下,各国都同样遭受着劳动力价格和商品价格等不断上升所导致的通货膨胀风险,而对于PPP项目来说,由于其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外汇融资的贷款所得,所以其受到市场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整个PPP项目建设过程中都面对这极高的金融风险。

3甲方对PPP项目风险规避措施

3.1完善服务机构建设

针对目前PPP项目运营尚不成熟的现状,建议完善相关的PPP服务机构,包括对项目的咨询机构、技术支撑服务机构等,有助于提升对项目的运营管控能力。通过提供支撑服务,减少项目运营过程中可避免的风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项目整体收益。通过事前的法律法规咨询,减少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违规问题;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可以减少因技术问题造成的减缓项目进度问题,从而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和项目最终质量。可以通过组织讲座、远程会议等形式,提高政府部门对PPP项目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提高项目管理能力,防范项目风险。

3.2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PPP项目的特点是链条长,涵盖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业务范围涵盖项目开发设计、市场营销、土地开发、投融资筹划和实务、税务筹划管理、工程施工管理、法务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运营维护等多项工作,因此,项目需要一支视野开阔、专业过硬的人才队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前期项目开发设计人才至关重要,既是PPP领域专家,同时也得是业内专家。这就需要企业提前布局,做好优秀人才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3.3政府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虽然有关于PPP融资模式应用的一些规定,但是还尚未针对PPP模式形成完善的法律规定,随着PPP模式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我国的发展,PPP项目所涉及的主体不断增多,从而各种问题、矛盾和争执也就越来越多,再加上PPP项目的规模较大,工期较长,需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评估和分担,所以我国必须建立与PPP模式下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严格PPP项目的各项操作,并且有了法律的支持之后,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投资者的信息,从而为项目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结束语

PPP模式是一种为提供公共服务所建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相合作的契约关系,具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但由于自身运营特点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PPP模式存在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运营风险等诸多方面的风险,所以加强甲方视角下的PPP建设项目模式风险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守鹏.我国PPP模式研究的现状分析[J].工程经济,2016,12:38-42.

[2]崔洁.我国PPP模式存在风险及发展对策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6,36:328-329+331.

[3]吴芳芳.PPP模式下投资风险控制探微[J].财会月刊,2017,07:42-47.

[4]何悦,虞萍.PPP模式理论及其投融资风险——以即墨城区东部医疗卫生中心为例[J/OL].机电信息,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