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肿胀分度及早期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5-03-13
/ 1
目的:制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分度标准,对比观察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对肿胀的预防作用。方法:自2001年6月~2004年10月对接受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8例(144个关节)根据术后处理办法的不同,前瞻性地将其随机分成A组(手术8h后利用CPM机进行患肢持续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和B组(手术一周后开始进行CPM机功能锻炼)。手术后第4d观察两组患者下肢的肿胀情况,根据制定标准评分,分为轻、中、重度肿胀,统计每组中、重度肿胀的病例数,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69个关节(62例患者)中有10侧下肢出现不同程度肿胀,B组75个关节(66例患者)中有25侧下肢呈不同程度肿胀,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患肢持续被动活动对手术后肢体肿胀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以作为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疗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