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貌的现代实现——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建筑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传统风貌的现代实现——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建筑设计为例

王丽娜胡建新张冰冰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100192

摘要:本文基于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项目,从操作层面阐述福建传统建筑在当今技术及设计手法下,怎样保持传统建筑风貌的完整性、把握更新的尺度以及消防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闽南;五店市;大厝;番仔楼;保护与更新;消防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旧城中心区,西接世纪大道,东临阳光广场、塘岸街、泉安路等城市繁华地带,南望敏月公园。项目占地83767平米,总建筑面积53489.44平米。地上建筑面积42068.78平米,地下建筑面积11420.66平米。街区内地上新建建筑46栋,面积19587.79平米;保留建筑61栋,迁建5栋,建筑面积共23916.38平米。地下一层,大部分是地下车库,小部分是新建建筑的地下室。

五店市是福建省成片保护面积最大的闽南古厝群,堪称闽南传统建筑博物馆与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五店市保留了明清、民国至现代各个时期的闽南特色建筑。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整体的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打造出集传统文化展示、传统风貌与民俗体验、企业文化展示、创意、特色商业、休闲等多元功能与城市生活于一体的晋江街区博物馆。

2规划策略

五店市传统街区内文化遗产丰富,在规划阶段,对通过价值评估确定的各类保护要素予以严格保护,包括:街巷格局与肌理、文物保护单位、三普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材料、古井、古树、青阳山、布政衙广场、蔡氏宗祠广场、庄氏宗祠广场、后塘街、后崎街等。

3建筑设计

3.1保留建筑

①保留建筑保护与改造策略

对街区内的保留建筑,以建筑价值与现状评估为基础,按照不同分类实行保护、改造策略。具体包括:

A.保护: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要依据文物保护法进行严格保护。对尚存部分传统构件或传统材料、质量很差的建筑,对其传统构件或传统材料予以保留,结合未来建筑、景观改造予以传承、利用。

B.修缮:对历史建筑和建议历史建筑,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进行修缮。

C.改善: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内部允许进行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居住、使用条件,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D.整治改造:对那些与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很差的其他建筑,可以采取整治、改造等措施,使其符合历史风貌要求。

②保留建筑保护与改造措施

保留建筑因年久失修,很多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木构件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糟朽、开裂现象,屋面渗漏,瓦件松动、移位,部分碎裂。各建筑的装修、地面、墙面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有些部位在之前使用过程中改变了原状,还有些部位在之前维修过程中改变了原材料、原规格和原做法。

本次对保留建筑的修缮工程的性质为现状保养和防护加固。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做法,例如落架、重做屋面、修补残损和缺失构件、纠正被改错的部分、复原坍塌损毁的部分等,使建筑最大限度地延续其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维修原则:尽可能多的保存旧有建筑材料,尽可能多的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做法;加固补强部分要与原结构、原构件连接可靠;新材料、新技术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经过试验,证明确实有效可行。

3.2新建建筑

①新建建筑设计策略

A.新建筑尽可能的沿袭传统格局,整体采用传统做法和传统形式,部分建筑采用幕墙形式或适当增加开窗面积,增强建筑的开放性和商业利用率。

B.新建建筑风格沿袭传统,多采用大厝和番仔楼。大厝以木结构为主,番仔楼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为了满足使用功能,部分建筑采用了钢结构。

②新建建筑设计手法

A.屋面

屋顶以红色筒瓦坡屋顶为主,部分为平顶、玻璃屋面。

木结构的屋面做保温处理,最下层做红色望砖,以与传统建筑风貌上统一。

B.墙体墙面

晋江的墙体做法独具特色,如传统烟炙砖墙,牡蛎壳墙、出砖入石、镜面墙、山墙泥塑、九层干砖线等。面层均采用传统材料和做法进行砌筑,部分建筑按照节能要求增加了保温层。

4消防设计

地块内保留建筑所占比例为54%,新设计的街巷基本参考原有街巷走向。为了保护地段的街巷格局和肌理,项目量身定制了多项消防加强措施:

①把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划分为25个防火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总建筑面积按照2500平米确定。防火控制单元之间不满足《建规》规定的防火间距时,采用增加防火墙、增加移动或者固定式水幕隔离系统、自动喷水灭火局部应用系统、增加防火门窗等加强措施。

②在规划区域内部设置消防车道,对于狭窄的街巷设计供消防摩托车通行的小型消防车道。

3室外消火栓加密布置。

4在街区内建立专职消防站,装备小型消防车。

5结语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项目从2012年中旬开始设计工作,2015年正式开街。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聘请了晋江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同作为现场施工代表,帮忙把关项目落地情况。固态保护遵循古风、活态传承保留记忆、文化业态提升品位、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至今项目已经获得多项荣誉,证明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2014年12月,获评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2015年9月,高分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6月,获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7年3月,获评福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晋江五店市由以前的“城不像城、村不像村”,转变为“改善人居环境”与“保留城市记忆”并存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张力智、罗德胤.传统住宅的风格演进及其历史原因.[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2(2)

[2]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屋顶做法.[J]建筑史.2006

[3]杨芥华.马全宝.姚洪峰.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J]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