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张珍珠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宽甸分公司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要把科学技术和配电网相结合,目前出现了智能配电网,这种智能的配电模式可以提供高效供电,还可以让配电网运行变得更加稳定和安全,让电力系统安全更加稳定,所以在配电网的规划时要注意人们的需求还要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虽然智能配电网技术不够成熟,但是同时也代表着在技术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提成空间。

关键字:智能配电网;技术;规划;应用;

关于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月湖、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一、智能配电网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让很多的发达国家都开展了针对电力工业的改革,比如日本发展电力改革的时间就比较早,但是中国的电力经济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因为长时间的电力工业失去平衡,一时之间大大的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中国长期电力供应失衡的形势仍然存在,因此大大制约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有效可持续发展。但是从中国电力经济和以及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方向来看,中国用电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会保持较大的增长率,缺电和停电仍会偶有发生,而造成缺电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

二、智能电网的特征

1用户互动,电网透明化

在以前,对于使用电网的用户来说,能够做的只有按时交电费,或者是查看电表,但是智能电表的出现会鼓励和促进用户参与到自身运行和管理,对于供电的公司来说,掌握了用户的需求,就可以更好的衡量供求关系,相应的制定各个区域内,经济节能的发电和输配电的方案,还可以调解用户的用电时间,有效的提高电网终端的用电效率,减轻了电网负荷压力,促使电价下调。

2智能设备,实现物联网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电、智能控制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出现,在以后也会在智能电网中华占据到很重要的地位。可以在手机上安装用电的App,远程遥控电器,可以选择在电价便宜的时候用电,对于供电公司来说,可以将用户的信息采集,然后将数据进行分类,对比分析,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打造一个合适的用电方案,

3测量升级,大数据时代

在过去传统的用电时代,老式的电表不精确还容易被盗电,但是在智能电网时代,可以用数字化的电表取代,采集的时间间隔会减小,在输电网,采集各种开关信号、遥测信息等,也可以做到实时更新,刷新的速度会变快。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可靠性,能够有效的进行故障预判和快速调整。

三、配电网运行管理现状

配电系统虽然出资电力系统末端的位置,但是作用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面对客户了,所以要加大电网运行管理、要保证有效的客户的用电,对于整体的电能要求变高,对于电力系统是实现稳定安全性。

但就当前配电网运行管理现状来看,其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且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配电网建设存在着滞后于地区经济的问题,从而导致电能供给质量始终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第二,当前配电网运行管理中还存在着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继而由此引起了用户停电现象的发生,基于此,电力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第三,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亦体现在配电网自动化程度远低于输电网,最终影响到了整体供电质量。

四、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1、智能自动化技术

随着配电网规划的不断发展,智能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实际运行中,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实现了对配网自动化规划方案内容的有效规范,并带动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智能调度信息一体化功能,构建相应的配电自动化主站,且形成主站、子站等。继而便于系统操作人员开展相应操作行为。此外,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也逐渐实现了智能预警运行模式,继而促使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测信息的观察及时发现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最终将故障损失降至最低。另外,智能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实现了实时调度、远方监控、分布式等功能,并基于安置用户终端配电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用户信息的有效采集及处理,最终由此保障了骨干网络通信需求,且提升了信息整体利用效率。

2、参数量测技术

参数量测技术也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应用中的表现形式,同时,参数两侧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也逐渐实现了数据向数据信息的转换,继而在此基础上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在对系统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全面掌控评估电网运行现状,最终避免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呈现出的用户窃电行为,同时达到精准化的电费评估效果。此外,在传统配电网规划中电磁表计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需求,因而在此背景下应强调对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从而达成电力部门与用户间的双向沟通,缓解传统配电网规划中凸显出的高峰电费费率计算问题,达到最佳的费率计算状态。另外,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亦可及时告知用户费率政策改革信息,满足用户服务需求。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配电网规划中强调对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提高对其的关注度。

3、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

近年来,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配电网规划中,而其技术的应用源自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合理应用为用户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条件,即通过在用户周围安置分布式发电的方式促使用户可利用用户端平台对系统运行方式进行操控,最终达到配电网平衡调节的目标。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分布式发电可被划分为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海洋能等几种类型,其缓解了传统配电网技术层面的问题,且实现了不消耗化石燃料发电过程。同时,并网方式较为灵活也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凸显出的优势。为此,应强化对其的合理运用。另外,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控制保护、监控、测量一体化技术得以实现。

五、结论

随着现在科技不断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建设问题也开始受到了重视,但是当前我国在智能配电运行管理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没能够得到解决,所以,相关的电力部门要积极应对,在配电网规划方面要提高技术,要为人们打造一个安全科技的用电环境,并且在这种环境中防止出现断电。要加大配电网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水平,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相关经验,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肖峻,李振生,张跃.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3:8-14+31.

[2]赵腾,张焰,张东霞.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J].电网技术,2014,12:3305-3312.

[3]白峪豪.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03: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