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海陵区27例输入性恶性疟个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泰州市海陵区27例输入性恶性疟个案分析

赵扬

赵扬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预防保健办公室225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泰州市海陵区2010-2013年输入性恶性疟的个案分析,研究该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泰州市海陵区2010-2013年2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类统计。结果2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均为从非洲高疟区回归人员,有明确的疫区生活史,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加强对到非洲高疫区劳务输出人员宣传,提高他们的疟疾防治自我保护意识;临床医生对从高疟区回归人员不明原因发热应首先考虑恶性疟,化验室镜检人员要有较强的疟原虫检出能力。

【关键词】恶性疟输入性病例流动人口监测

【中图分类号】R1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180-01

Taizhou'areaof27casesofimportedfalciparummalariacaseanalysis

Zhaoyang(Taizhouarea'preventivecareoffice,Taizhou225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taizhou'areafrom2010to2013importedfalciparumcaseanalysis,tostudytheepidemiccharacteristicsofthedisease.[methods]taizhou'area2010-2013,27casesofimportedfalciparummalariacases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andcaseinformationclassificationstatistics.[result]27casesofimportedfalciparummalariacasesarefromAfricamalariaareahighreturn,haveacleararealifecycle,partofthepatientswithatypicalclinicalsymptoms..[conclusion]tostrengthenstaffofhighepidemicarealaborexporttoAfrica,toimprovetheirself-protectionawarenessofmalariaprevention;Clinicianstoreturnfromhighmalariaresearchersfuoshouldfirstconsiderfalciparum,microscopicexaminationofthelaboratorypersonnelshouldhavestrongabilityoftheparasitedetection.

【Keywords】plasmodiumfalciparum;Importedcases;Thefloatingpopulation;monitoring

泰州市海陵区1998年至2009年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仅1例。但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交往的日益增多,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我区输入性恶性疟病人呈增加趋势,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恶性疟病人分别为4例、7例、10例和6例。为此我们对2010-2013年输入性恶性疟个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将来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个案资料来源全区2010-2013年疟疾疫情网络报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疫点处置报告,共收集泰州市海陵区2010-2013年27例输入性恶性疟个案病例资料。

1.2统计方法对个案病例进行地区分布、季节分布、性别和年龄、职业、发病时间到初诊时间、发病类型、外出地点、临床症状和治疗等进行分类统计。

2结果

2.1地区分布2010-2013年27例恶性疟病例报告地分别为城东街道4例、城西街道3例、城南街道1例、京泰街道2例、九龙镇2例、罡杨镇2例、苏陈镇6例、泰州医药高新区2例、姜堰区5例。

2.2季节分布2010-2013年输入性恶性疟发病较多的为5月。1至12月份的发病数分别为3、2、2、2、7、0、2、2、3、0、2、2例。

2.3性别和年龄2010-2013年27例病例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为59岁,年龄均在28-59岁之间。

2.4职业2010-2013年27例病人的职业均为境外务工人员。

2.5发病时间到初诊时间最早为当天,最长为11天,平均为3天。1天内有9例,5天之内有24例,但10天以上还有1例。

2.6发病类型27例中23例为初发病例,占85.19%,4例为再燃病例,占14.81%。

2.7外出地点27例输入性恶性疟出国地点为,安哥拉8人,赤道几内亚17人,苏丹南部共和国2人。

2.8临床症状和治疗27例病人均出现头昏,头痛,畏寒,发热,出汗等临床体症,其中2例体温达40℃以上;6例伴有腹部不适、呕吐等消化道症状;2例在回国前夕或回国途中发病,22例在归国最初15天内发病,3例在15天后发病。通过问诊,4例再燃病人在国外都曾肌注或静脉注射、滴注,但不清楚是否正规治疗。27例病人中有3例采用青蒿琥酯注射液静脉推注或蒿甲醚肌肉注射,还有24例全部都采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或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单方青蒿琥酯片口服治疗;27例恶性疟病人经全程治疗已康复痊愈。

3讨论

现在我国恶性疟疫区只存在于云南、海南、广西和贵州的局部地区,其他地区的病例基本属于输入性病例[1]。本文收集的27例均为男性青壮年。27例都有明确的非洲高疟区生活史。病例多由中介公司介绍到非洲进行基建,公司和员工的疟疾防治知识非常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很容易感染恶性疟,感染后治疗不规范,容易引进再燃和传播。因此应与当地商务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系,得到第一手劳务输出中介公司或直接援非的建筑公司,通过对已登记造册人员的走访,对往来于恶性疟流行区的人员进行疟疾知识的专门培训,加强对这类人员的疟疾感染与防治知识宣传,提高他们对疟疾的认识及自我保护能力,采取预防性用药或及时就诊,有效地降低外来输入性疟疾的发病及传播。

恶性疟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9-14天,平均为12天,在感染大量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时,潜伏期趋短;再燃发生一般发生在初发后的8周之内,以后还可复燃数次,鲜有4次的[2]。泰州市海陵区2010-2013年27例恶性疟病人中,2例为在回国前夕或回国途中发病,22例在归国最初15天内发病,3例在15天后发病,符合恶性疟的潜伏期或再燃时间。恶性疟的临床表现也极为复杂多变,热型不规则,有寒战、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四肢抽搐、腹泻等临床症状[3]。本文27例病人均是以发热、头痛、乏力为主诉就医,其中2例体温达40℃以上;6例伴有腹部不适、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对来自非洲高疟区的发热病人,临床医生不管任何季节,症状是否典型,应首先考虑恶性疟感染的可能性。

通过对泰州市海陵区27例恶性疟病例分析发现,大多数病人在国外已经患过恶性疟,4例为再燃病例,占14.81%,这些病人均自带抗疟药,用药不规范,没有足量、全程服药。27例病例均为发热病人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从发病到初诊时间,最长的达11天,延误了病情,并为再次传播留下较大的隐患[4]。因此,对恶性疟原虫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同时,要加强对医院检验人员的疟疾防治意识及血片镜检能力的培训,在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血检时应多次反复仔细查找疟原虫,以便及早发现病人,防止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5]。

参考文献

[1]鲁亮,吴海霞,刘起勇.流动人口对我国恶性疟流行的影响[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33(5);228-231.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疟疾防治手册(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2-144.

[3]杨国闻,李霞,刘世健.140例非洲恶性疟治疗体会[J].临床医药实际杂志,2005,14(8);620-621.

[4]徐玉慧,高扬,杨军,等.扬州输入性恶性疟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22(6);622-624.

[5]潘波,林荣幸,吴军,等.广东省输入性恶性疟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