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通往高效语文课堂的“星光大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互动:通往高效语文课堂的“星光大道”

董月萍

江苏徐州市树人中学董月萍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尤其初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学,盛行超负荷运作的“题海战术”,学生往往陷于应试教育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未能得到充分激活;动手和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很难形成,教师也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也只能甘于伏案就范。如此下去,教学质量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常年在低水平、浅层次的怪圈中徘徊。如此教学,硬说是误人子弟实在冤屈,有所过激。但这种教学模式与以考查能力为主的新课程下现代评价体系却背道而驰,毫未夸大。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数年来,面对语文教学的冷峻现实,力图以新课标探究式新理念为指导,跳出盲目应试的怪圈,从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可以变客体为主体、被动为主动、讲演为“导演”的互动式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评估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交流、鉴赏、总结,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解疑释难,并在实践中成效显著,受益非浅。

同时语文互动式教学的实施,也牵动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的教学改革,从而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协调共振、相得益彰的喜人局面。当然,学无止境,教亦如此。本人就自己关于互动式教学的一点实践谈几点自己常用的教学方式,意在抛砖引玉,获取行家更多的真知灼见。

一、问答式—师生互动:注重引导、启发思考

“问答式”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事先设计出要学生理解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教师做点评,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如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将课文划分为精讲课、讨论课、自学课;对精讲课,可把课程内容从大的方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另一部分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双基”互动教学中,抓住课前“3分钟”进行内容提问,互考字词、汇报从课文中找错别字、标点、引用出处、注释句中的错误进行大胆质疑(连鲁迅等名家的作品也不例外);阅读教学中,先由学生介绍查找到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然后由教师根据课文思想内容、现实意义、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等提出问题,由学生书面或口头回答,在充分质疑问题、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极精致地进行传道、授业、解疑、释惑,之后让学生运用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巩固,形成能力;每次作业批改完成后,老师也应对作业质量进行分析,找出典型错误在黑板上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时,每次批改作业都应尽量去发现一些创新解答方式,在讲评中拿出来,让这位同学上台亲自讲解其他的思路,每当这时,课堂气氛就十分活跃,不时有同学站起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时还会产生严重的“分歧”。经过学生们讲解、讨论和教师最后评述,类似的案例在学生的记忆中总是十分清晰,教学效果也十分良好。

对自学课,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组备课、试讲、试析,由学生教学质量鉴定小组做出鉴定,最后由教师裁判。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难易适中,回答量也要适中。对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要当堂给予点评,肯定自学、读写中的亮点和闪光点,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指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庖丁解牛、化整为零地按一定文章体裁、题材、时代、国别、写作特点等专题重新编制资料索引、目录等检索工具,编写如《初中课本散文随笔特点简析》《初中课本小说梗概汇集》等专题编研材料,起到系统复习巩固,强化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整体思维创造能力,学生变“我‘读’书”为“我‘编’书”,饶有兴致,效果很好。

二、讨论式—生生互动:各抒己见、相互促进

“讨论式”就是教师要预先设定讨论题目和要求,由学生分组讨论的一种互动教学方式。它适用于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我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老师设置的题目有:“作者所设想的世外桃源是不是我们理想的最佳生活境界?如果你是陶渊明,你将会如何面对黑暗的现实社会?”讨论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虽然“不为五斗米折腰”,对社会黑暗现实确有很强的正义感,但他的做法不可取。许多同学认为他所描绘的与当今全球化的社会格局格格不入,应该有积极“出世”的精神。好多同学认为他应该“做官”,这样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艺”贡献社会,可以和社会腐败现象作长期坚决地斗争,惩治贪官,造福一方。在《孔乙己》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讲到“对孔乙己追求读书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最后落得悲惨命运,到底应该怎么看?责任在谁?”大多数学生既能切合主人公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做合理的分析,又能联系现实畅谈个人认识。巧妙设疑,有序地讨论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幅度地激活学生求知的兴趣,不妨一试。

为便于讨论有序、有效,事先按学习基础不同,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应有一位“秘书”负责记录讨论过程,最后每个小组要出一份讨论报告,将每个人的观点、争论及最后的观点表述清晰,然后由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轮番上台讲述观点,讲完后由教师当场提问,学生回答,最后由教师对内容的条理性、准确性、是否有创新、还须改进之处等一一评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以提示为主,不能过多地发表个人的见解主张,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充分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收集汇报后应做出评价总结,既要肯定其结论合理的一面,也应指出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其产生的真正原因。

三.练习式—知识能力互动:学以致用、强化效果

“练习式”,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虽然是“读、说、听、写”这四个字,但学习阶段的不同,这4个字的含义也迥然不同。初三毕业升学阶段的“读”重点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重点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拒;“听”重点是掌握要领,听出弦外之音;“写”重点是抓住话题,击中要害。“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正常的语言交流,培养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围绕话题进行交流,每周作文课前留出3分钟,让学生即兴发表“一周述评”等形式的口头作文;通过“走上台,说出来”的模式举办“大型”活动,以班主任或主持人的角色编开场词或串讲,编写“校园文化艺术节”解说词等方法,实现第一、二课堂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找准教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编写《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课本剧,扮演再现作品人物形象,既提高编剧能力,也提高表演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写”的过程中,运用“互动式”方法效果尤佳。以话题作文为例,先分组各抒己见讨论话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话题;然后采取民主集中制进行收拢性思维,并由每组代表登台发言;由教学质量鉴定小组进行归纳概括,形成班级话题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经过几上几下酝酿,全班每个同学对此话题早已烂熟于心、游刃有余。命题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互相批改作文,从字、词、句、段、篇乃至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大家“扫描”和“识别”的目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少于3人以上的学生批改,教师不予批改的办法,有效地督促学生“助人与自助”的连锁效应的实现;学生参与办报,从评论、编者案的写作到组稿、核稿等都由学生独自完成,由教师参与的“编审委员会”集体审核通过,最后由学生排版、制作、发行,办小报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写作能力,加强沟通交流的过程;凡参与者,无论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如何都获益匪浅、终身难忘。

“互动式”作文教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树立了每个学生的尊严、价值和个性,有效地克服写作心理学中的心理障碍等畏难情绪。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结合读写笔记,要求初中毕业生编写《初中阶段个人作品选集》把个人初中阶段所写的随笔、通讯报道、文章作品、文学作品、演讲稿,主持人讲话、台词、家谱沿革、个人小传、大事记修改收集在一起,并以个性化的书名、编写体例、篇章结构、内容形式整理编印成册,增进了对人生的感悟,对创造的珍惜,让学生养成整理编辑的习惯,充分领略了收获的喜悦,并为他们今后的一生道路留下稍纵即逝的宝贵财富,我想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互动式教学,从表征上看,最明显的现象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这为我们有效的实施教学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这时教师的主导性就此淡化,也可能出现教室内一片热闹,课堂外一无所获的尴尬局面。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其综合素质经历的却是更严格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