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兴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林

酉阳县民族小学校重庆市酉阳县409800

摘要: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征,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和注意力难集中的特点,学习上的难度会相对较大。针对这种特殊性,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动性,挖掘内在潜力,以此更好地促成其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

关键词:兴趣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1引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兴趣的基础上来引发你去探究投入精力而成。特别是我们的教学更需要兴趣,只有当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候,学生才会去努力学习,才会去听你所讲的知识内容,就会探究学习的动力,进而形成了创新精神。当讲起课来非常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是昏昏欲睡、死气沉沉,他们在压抑、无助的情况下,心理带着不满的情绪,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努力地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让他们在兴趣的环境中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第一,情景创设趣味性的缺失。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导入十分重要,课程导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能否讲注意力转入到数学学习中。由于现在的教师很少有课程导入环境,直接授课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兴趣逐步下降。第二,教案编排的合理性不足。很多教学方案不合理,并没有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规划,也没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教学方案进行区分,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很盲目,不发抓住学习的重点,使很多学生在学校数学的过程中逐渐迷茫,越来越不能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从而使学生一步一步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的模式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趣味化教学,可是现在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准,相当单一,有的教师的教案几年都不进行改进,根本无法适应现今时代的学生,单调、乏味的教学手段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3兴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运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利用美可以诱导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为数学拥有着美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数学具有逻辑美、艺术美、对称美、自然美……它的美是比较隐含、深邃和灵动的。通过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数学真好玩啊,数学真是奥妙无穷啊!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诱导他们的内心美,调动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动机,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好语言美,让学生听起来非常中听,感觉到我们的语言美。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让学生去欣赏,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都是具有对称美的直观而浅显的例子。利用分数的和谐美匀称美,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内容高度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它的特点。乘法和除法的互相转化,加减的互相转化,这些都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

3.2变换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快乐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的状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在教学时不能通过丰富的、富有变化的教学形式,保持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想要教学过程丰富、有趣,除了教师尽量采用生动的、易懂的、活泼的语言来进行讲授外,创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进行学习,如学习了“米和厘米”,让学生扮演一下测绘员,量一量教室中的黑板、桌椅,甚至是教室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讲授过“元、角、分”,则可以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超市的收、付款,体验生活角色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3将游戏融入教学

好奇、好动是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将游戏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强化其探究能力,还能够延长学生注意力时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角的认识”课程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彩色纸,教学生完成一种折纸,在折纸过程中,启发学生观察折角的特点。又比如,在讲解“年、月、日”内容时,可以引入一个游戏:按照“年、月、日”将全班同学分为年组、月组、日组,每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号码,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某年某月某日时,学生要在5秒钟内组合好站在前面,如果顺序错误或者数字错误都要受到惩罚。这样的游戏,学生不仅喜欢参与其中,也能够通过游戏强化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4将课堂生活化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讲解及活动,让小学生深入体会数学的内涵和应用。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超市”数学活动,将教室简单布置成一个“小超市”,学生分组扮演超市导购和顾客,在购物的过程中,加减运算必不可少,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深化对“加减”运算的理解。超市购物,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情,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深化理解,还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踊跃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进一步使知识得到了巩固。

4结束语

兴趣作为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兴趣的培养不容忽视。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这门学科,可以主动的去学习数学。兴趣是学习的开端,是迈向成功的起跑线,可见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玲.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7,No.41607:63.

[2]何晓龙.浅谈兴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No.33018:134-135.

[3]王亚琴.“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新课程(上),2016,No.367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