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与变迁分析

/ 2

尘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与变迁分析

吴莉孔令文

吴莉孔令文(通讯作者)(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枣庄277011)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10-01

正确地揭示长期住院的老年尘肺患者临床细菌种群结构分布及变迁,对于了解患者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及科学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职业病防治所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标本进行分离鉴定,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煤工尘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得986份痰标本。

1.2菌株鉴定方法细菌分离培养按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进行,获纯菌后,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双糖铁和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等鉴定到种。

2结果

2.1细菌分布986例痰标本中检出474例阳性标本,阳性率48%,474例阳性标本中检出致病菌487株,主要为鲍蔓不动杆菌90株,铜绿假单胞菌84株,白色念株菌59株,肺炎克雷伯菌26株,大肠埃希氏菌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肺炎链球菌19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7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株。常见菌为鲍蔓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株菌。

2.2菌种变迁其中排在前3位细菌依次为:2004年:肺炎克雷伯菌(24%),大肠埃希氏菌(15%),肺炎链球菌(12%);2005年:胞蔓不动杆菌(21%),金黄色葡萄球菌(18%),铜绿假单胞菌(17%);2006年:鲍蔓不动杆菌(24%),铜绿假单胞菌(19%),白色念珠菌(14%);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24%),鲍蔓不动杆菌(21%),白色念珠菌(17%);2008年:白色念珠菌(22%),鲍蔓不动杆菌(18%),铜绿假单胞菌(16%)。

3讨论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因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很低的煤尘引起的尘肺,其病理反应表现为长期慢性、进行性的肺纤维化,肺免受感染的保护机制逐步削弱,使感染机会大增,特别是老年尘肺患者。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长期住院的老年尘肺患者,全为Ⅱ期或Ⅲ期尘肺。

2004年~2008年,我院尘肺患者感染标本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蔓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成为最主要的病原菌,占总检出率的35.5%。鲍蔓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和人体的皮肤表面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本组资料显示,该菌为我院尘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从而代替铜绿假单胞菌成为尘肺患者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该菌感染率的明显升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从1991年首先在美国出现的耐碳青霉烯的鲍蔓不动杆菌后,耐碳青霉烯的鲍蔓不动杆菌的报道不断增多[2]。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易发于免疫力低下,有原发病的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因此职业病房成为该菌感染的适宜平台,其感染率长期居高不下,综上所述,职业病人下呼吸道感染在留取标本后等待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宜考虑使用抗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为主,等药敏结果出来后再更改,而确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宜在药敏结果指导下联合用药。

尘肺患者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率明显增加,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本组资料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为12.1%,居第三位,2008年更是居首位占全年细菌分离率的22%。证明真菌感染在尘肺患者中上升趋势明显,这与尘肺患者免疫功能减退,长期住院及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这些新近出现的病原性念珠菌对传统的抗真菌药物还有耐药株出现,不注重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能导致尘肺患者病情诊断延误,治疗失败。

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出现和不断应用,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3]。医院内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的主要机制是这类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尤其是产生超广谱的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酶烯酶,能不同程度的水解超广谱头孢菌素和碳青酶烯类药物,使细菌耐药性增高。职业病人长期收治职业病房,多数病人终生生活在病房中,病程中又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加上老年体弱,成为滋生耐药菌株及真菌感染的舞台,因此,应熟悉职业病房的细菌学资料,并合理或交替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选择压力筛选出新的耐药菌株,对尘肺感染患者应及早进行正规的细菌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定期复查,定期动态监测其病原菌的分布变化趋势,才能有效控制耐药菌株和真菌等在尘肺病人中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王金良.密切注视鲍蔓不动杆菌的耐药发展趋势.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55-356.

[2]Afzal-shahM,LivermoreDM.Worldwideemergenceof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Spp.JAntimicrobchemother,1998,41:576-577.

[3]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