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脑损伤鼻饲患者食物返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重度脑损伤鼻饲患者食物返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姚明兰

姚明兰(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外二科广西梧州543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316-02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200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的40例患者的原因进行护理方面的分析。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发生的原因与病人意识障碍,基础病(原有吸入性肺炎)侵入性操作,体位不当,留置胃管技术和鼻饲量,鼻饲时间,流质温度,吸痰技术缺陷不规范等有密切关系[1]。结论病人意识昏迷,基础病(原有吸入性肺炎)侵入性操作,体位不当,留置胃管技术和鼻饲量,鼻饲时间,流质温度,吸痰技术缺陷等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有影响。在专科护理操作上要加以护理上重视。

【关键词】重度脑外伤鼻饲食物返流护理干预

重度脑损伤患者多有食物误吸,需行急诊手术,保持呼吸道通畅,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病情重,神志不清,不能进食,一般三天给予插胃管鼻饲流质。因病人病情重,昏迷时间长,需长期鼻饲,个别气管切开的切口偏大或气管切开部位太低容易导致病人食物返流,引起返流性肺炎,甚至发生窒息。针对这种情况,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200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出现食物返流的40例患者的进行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200例,其中男157例,女43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为47.5岁。留置气管切开套管大于1年的2人,小于1年的198人,最短10天。行鼻饲时间大于1年的5人,小于1年的195人。最长达2年多,最短7天。其中30例出现明显的食物返流,10例发现痰液增加而稀薄,3天后再出现食物返流。经拍胸片均有肺炎表现,取下呼吸道痰液培养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肠道寄生菌为主。经对症处理症状减轻好转27例。3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气管切开鼻饲出现食物返流的原因分析

2.1与患者病情年龄及某种药物有关

重度脑外伤术后病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蠕动慢,不消化,容易出现胃潴留,年老病人,长期卧床。为预防应激性溃疡而长时间用H2受体阻滞剂,使PH上升[2],易导致合并大量革兰氏阳性菌的胃液返流至咽部误吸后引起感染.本组4例用H2受体达3周以上出现胃潴留,占总病人数的2%。

2.2体位不当

本组有5例,喂流质时没有抬高床头30-45度。造成病人平卧喂流质,对胃导致食物返流。

2.3反复置胃管及气管切开切口位置和气管套管有关

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多有烦躁不安,反复拔出胃管导致不能进食,需多次插管而引起咽喉部不适,局部水肿,致病人易恶心呕吐,产生误吸。同时,长时间留置胃管易引起食管炎症或逆蠕动[3]。本组病人出现3例,占总人数1.5%。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因病情重,多数病人需要气管切开术,部分气管切开部位太低切口偏大,使套管尖端刺激气管隆突部位,使病人剧烈咳嗽,引起食物返流。术后部份病人上呼吸机,用带气囊的塑料气管套管,为防止长时间压迫气管壁,需定时放气。打气不满时可引起食物返流。

2.4与喂鼻饲技术和流质温度有关

年轻护士因操作不规范,观察经验不足,喂流质时忘记抽胃液,未判断有无胃液潴留,再注入流质流质,或灌入流质速度太快,引起胃潴留加重,出现返流。同时,流质渗透压过高,不易消化的流质,及流质温度较低,引起病人不消化而出现返流。

2.5吸痰技术缺陷

本组有7例存在吸痰技术不熟练,吸痰时负压时间太长。反复刺激病人咽喉部,引起病人呛咳,腹压增高导致呕吐,引起食物返流。

3预防和护理措施

3.1加强基础病的治疗和护理

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因机械通气导致痰液黏稠,应加强气道湿化护理。给予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鼻饲前放气囊10—20分钟再打气。打气速度要慢。鼻饲后1—2小时内尽量不要放气,以免突然刺激病人的气管黏膜,诱发返流。本组1例气管套管,气囊未打气行鼻饲后剧烈咳嗽,出现误吸,紫绀,经抢救后好转。

3.2使用鼻饲体位。专科护理中脑外伤病人常规床头抬高15—30度,但在鼻饲时可抬高30—45度,约1-2小时改为专科体位,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3.2加长胃管置入长度

一次性硅胶胃管第三侧孔距胃管顶端较长,采用教科书的方法,胃管深度从前额发际—剑突的距离[3]。此孔位于喷门以上食管内,当注入流质时,鼻饲液返流于咽喉部,引起食物返流。我们采用置管时增加胃管插入长度约5—6厘米,使末侧孔进入胃内,可防止食物返流。

3.3规范鼻饲操作,合理安排喂流质时间

为减少胃潴留发生,鼻饲前要进行抽吸。确定有无胃潴留,同时记录潴留量,分析原因,暂停进食或给予助消化药物,继续鼻饲者宜半量100ml,鼻饲温度在40度左右。喂流质时间由每2小时延长为3—4小时一次。每次注入时间为20—30分钟。可有效减少食物返流。

3.4及时彻底排痰

对年轻护士进行吸痰训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在充分湿化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呼吸音,气道峰压、氧饱和度变化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对于气管插管者可用特别长吸痰管吸痰,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配合翻身,拍背,将呼吸道痰液,口腔、鼻腔分泌物吸干净,抬高床头30—45度再进行鼻饲。鼻饲后1小时内尽量不吸痰。鼻饲过程要密切观察病情。

4小结

重度脑外伤病人因昏迷卧床时间长,不能经口进食,导致病人体质差,且病又有气管切开,留置胃管鼻饲成为这类患者有效方法之一。但因重度脑外伤的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使气管敏感部位的反应性降低,食物清除功能异常,胃排空延长。加之气管切开经常要吸痰,刺激咽喉部而发生食物返流,针对以上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插胃管延长置管深度,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符合食物在消化道内运行的方向[4]。体位抬高是预防误吸的关键。一般在鼻饲前抬高头部,同时减少鼻饲量,减慢注入速度,延长鼻饲时间。同时加强年轻护士吸痰技术的培训,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针对发生反流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护理措施后,食物返流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江东红,曾清.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41.

[2]彭萍,梁素娟,周佳:气管切开患者食物返流性肺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第21卷第4期下半月版:77.

[3]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3.

[4]兰素娟,景继勇.长期气管切开患者并发气道狭窄的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