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人·文化——略论企业文化及其与企业“人”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关于企业·人·文化——略论企业文化及其与企业“人”的关系

崔海强

崔海强

(郑煤集团告成煤矿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登封452477)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

企业文化是一种“人”的群体文化,是在一定的企业环境里,作为企业行为主体的“人”,在劳动和生活的长期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表现。它的内容和结构十分丰富,主要有:

(一)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人”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然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这是企业“人”的精神支柱和活动源泉。企业精神还常常被总结成某种观念、信条或口号,成为企业“人”的信仰并在实践中体现。

(二)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本是企业一定时期通过奋斗要达到的质量或数量指标。但是,只有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卓越的人才,才能使企业目标成为全体的共同认识和奋斗目标,增强人们实现目标的自信,和自豪感,也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目标。

(三)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同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人”的素质、公共关系、经营作风等在顾客中和社会上所产生的总体印象。特别是在经营作风上,应讲究诚实、信义、公正、周到和谦逊,对用户负责就是对本企业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当名牌产品和优质服务得以创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立起来以后,社会就会给企业加倍的回报。

(四)企业制度。企业的规章和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生产、劳动的正常进行,协调企业内部“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外部的关系,推动他们团结合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企业的规章、制度既是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反映,也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的反映,它能够体现企业领导的水平和素质。

(五)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层次,也是最低层次。企业环境是企业“人”劳动和生活的地方,安全、健康、文明、稳定,是企业“人”充分发挥自己积极性、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将各种力量统一于一个共同方向的精神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独特的战略和风格的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即能把企业“人”引导到企业文化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全体“人”为达到企业目标而共同奋斗。在一般的管理概念中,为了实现企业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如果有了一种合适的企业文化,“人”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导向,使企业目标变成“人”的共同信念,约束和激励企业“人”为企业目标而共同努力。

第二,凝聚功能。即能使企业“人”团结一致,对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充满责任感和信心。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国家如此,民族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当一种文化得到认同以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本集团的“人”团结起来,产生一种凝聚力,使“人”有强烈的归属感,容易理解和支持企业的改革措施,积极参与生产和管理,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约束功能。即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用无形的力量,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制约“人”的行为,对职工的思想、行为起约束作用,使其成员在企业的有关活动中,按照企业的整体模式和标准要求自己,并约束自己的行动。这些文化的约束力量,虽然往往不见诸于书面文件,但却比有形的规章制度更为有力。

第四,激励功能。即能使企业“人”的价值取向一致,使“人”的群体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为实现企业目标和自身价值不断奋斗。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能通过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念的熏陶和良好文化氛围的引导,激励“人”团结一致,为企业的目标奋斗。

第五,融合功能。即企业文化所造成的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人,塑造企业“人”的思想、性格、情趣、自我意识,改变“人”原来的固有观念,使他们真正融合于集体之中。

三、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切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是对企业现有文化或发扬、或改造、或扬弃的产物。针对目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扫除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这些障碍。为此,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还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削足适履,任意改变企业文化的内涵。我认为,当前要踏踏实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尽快消除日益强烈的信任危机。现在企业的“人”,怀疑诚实劳动是否最终给自己带来幸福,怀疑现有政策是否稳定、连续的大有人在。在这种心理气氛下,企业的行为难以趋向规范化。作为企业领导,应更准确地把握企业“人”的这些特点,运用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去构建“人”的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念。

(二)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有人说,我国只有行政长官,没有名符其实的企业家。这虽夸大其词,也部分地说明问题。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离不开企业“人”的参与和支持。企业家要重视有形资产的增殖,也要注意无形资产的投人。这个无形资产,归根结底就是依靠和相信企业的“人”,建立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企业共同体,加强企业的对外辐射力和内部凝聚力。

(三)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逐步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不同的企业由于传统和优势不同,担负的社会职能也不同,处于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不同的“人”的组成,不能强求统一。有条件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快一些,更完善一些,条件差的企业,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这样,在全社会范围内,企业文化的总体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只有每一个企业做好工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