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与建议

/ 2

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与建议

谢海龙李伯侯

摘要:在过去的五年中,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被列为我国财政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政府在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面对我国日积月累形成的如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现实情况,可以说,我国目前还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基于此,从三个方面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论述:首先阐明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内涵;其次阐述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政府角色

中图分类号:F8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6-0024-02

收稿日期:2009-03-02

作者简介:谢海龙(1983-),男,江西宜春人,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李伯侯(198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从事资产评估研究。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意思,即政府应尽可能地提供基本领域公共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并且同时尽可能地使人们享有同样的权利。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医疗、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均等化等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成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状态,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一致。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过程,而每一个过程的重点与目标都各有不同。初级阶段的目标可能更侧重于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区域间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中级阶段的目标会更多地侧重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不仅在区域内,而且在各区域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接近;高级阶段的目标则为实现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公共服务基本形成均等状态。

二、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一)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弥补市场失灵及政府失败

实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首要前提是加大公共物品的提供力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解决市场的失灵问题。但是由于政府内部具有内部性,政府官员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某些政府官员只重视经济利益,重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公共设施都投入到了城市、城镇及区域的中心地区,造成了极度的公共服务的不均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提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公共服务提供不均衡的局面,使公共服务向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扩展,使各地区的公共服务均衡的发展。

(二)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缩小发展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实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以有效的缩小城乡在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并且缓解社会矛盾。另外,我国已具备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条件。我国GDP已经位居世界第四,外汇储备位列世界第一,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这些发展成果,为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于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过渡时期,全社会对公共需求的急速上升与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短缺构成了强烈的矛盾。特别是随着农村公共需求的释放,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农民的强烈和急盼愿望。当今我们的政府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和谐的社会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与人的和谐。公共服务的不均衡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再者,实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正是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根本属性——“公平”。

三、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扩大财政收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国家财力是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充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无从谈起。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对现有收入途径的管理,如完善现有的税收制度,防止偷税漏税问题,加强对费用的管理,逐步将费改为税等等;二是提高行政的资金利用率,降低行政成本。我国的行政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造成了国家财力的极度的浪费,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行政支出的管理,防止公款吃喝等问题,提高行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三是寻找新的财源,如征收财产税、物业财产税和豪宅税,这种税收和居民数量相关,主要针对较富裕群体征收;再者征收调整资源税,并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最后建立健全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将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一部分纳入中央财政预算。

(二)提高转移支付的力度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可以说,如果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目标,那么转移支付就是手段。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若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要毫不动摇地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东部帮助西部,城市帮助农村。利用专项转移支付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财政支出要进一步向教育、科学、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倾斜,向困难地区倾斜,加强对社会薄弱环节的投入,利用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来加强公共服务的提供。

(三)政府角色的转型

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在不同的时期,政府职能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经济增长与市场监管上。但是在现今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高速的增长,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是由于社会机制建立得不健全,公共服务的提供出现了度短缺与不平衡的情况,所以当今政府的工作重点应向公共服务倾斜,生产更多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尽量少地影响市场,市场的事情由市场自己解决,政府只负责调整与把握方向;而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分配上。

(四)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这些年来,由于我国过度的强调经济增长,把地区的经济增长作为考核干部的唯一目标,所以使某些的领导干部只关心与当地经济数据提高的项目,对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提供却漠不关心,这极度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我们现在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把公众对公共服务提供的满意程度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且特别要调研和听取农村和边远地区民众的意见,真正使利益惠及全体公民。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美君.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促社会和谐[J].科技咨询导报,

2006,(20).

[3]邓蓉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资料通讯,2007,(5).

[4]陈华,刘国栋.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

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3).

(责任编辑:鲁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