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朱志军

湘乡市中医医院湖南湘乡411400

【摘要】目的对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被动凝集检测法支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P<0.05);经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均呈现为阳性,75例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有3例阳性,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漏率为3.26%。结论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初筛中,可选择被动凝集法进行,将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联合应用,可降低漏检率,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关键词】被动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抗体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为引起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原体,现阶段对肺炎支原体坑他进行检测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各临床实验室所采取的检测支原体抗体的方法较多,其中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为常用手段。实践中发现,单独应用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对支原体抗体检出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结果的一致性不令人满意,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分别采取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共计选择其中的9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块有男46例,女46例,年龄18-54岁,平均(29.8±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检查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以药品说明书操作方式进行,对受试者血清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试验分别设置空白孔、阴性组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通过检测波长对吸光度值,对相应的抗体含量进行计算。

被动凝集法:经血清稀释液将受试者血清进行稀释,加入未致敏粒子和致敏粒子,同样设定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检测标本充分混匀后加盖,在室温下保存180分钟,对结果进行观察。

1.3结果判断标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标准为:支原体IgA抗体检测水平不低于14U/ml,10-14U/ml为临界值。阴性标准:支原体IgA抗体检测水平不足10U/ml;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水平不低于17U/ml时视为阳性,13-17U/ml为临界值,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水平不足13U/ml视为阴性。支原体IgG抗体检测水平不低于30U/ml视为阳性,临界值为20-30U/ml,不足20U/ml视为阴性[2]。

被动凝集法判定标准:支原体抗体滴度不低于1:40视为阳性,支原体抗体滴度判定可疑时,7天后再次开展血样检测,若两次检测结果相同,则视为检测结果为阴性[3]。

1.4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工作中,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形式表示,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对比接受t检查,计数资料对比接受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视为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被动凝集检测法支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P<0.05);经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均呈现为阳性,75例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有3例阳性,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漏率为3.26%。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支原体为细胞外生存的一种最小微生物,自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其中有5种存在致病性。肺炎支原体又被称作是非典型肺炎,全年均有发病,冬季最为多见,存在小流行性。研究证实[4],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相对较长,在2-3周左右。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为诱发人类原发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原体,因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均不具有典型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与其他呼吸道感染存在明显区别,很容易出现延误治疗或者是诱发并发症等危险事件。因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现阶段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多依赖于实验室检验。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手段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为主。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分别采取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经被动凝集检测法支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经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均呈现为阳性,75例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有3例阳性,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漏率为3.26%。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5]报道结果相似。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初筛中,可选择被动凝集法进行,将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联合应用,可降低漏检率,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陈艺坛,潘云虎,陈志斌,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联合PCR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04):779-781.

[2]张具良.成人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4):283-284.

[3]李雪辉,陈杭薇,魏娟,等.冬季成人急性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08):1359-1361.

[4]刘学政,董虹,雷选斌,等.被动凝集定量检测法在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02):97-98.

[5]陈艳露,宋俊杰,梁红玉,等.1293例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70-2471.

[6]欧阳芳,吴豫,龚跃云.被动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及其IgM、IgG分型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352-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