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探讨

/ 2

眼科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探讨

段素芳1陈洪涛2马贵州1

段素芳1陈洪涛2马贵州1

(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中图分类号】R24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052-02

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医学科学,由于视器的特点及功能的复杂性,眼病检查和诊治方法的特殊性,因此眼科教学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及难点[1]。但眼科学内容多学时少,且诊断多依靠专科检查设备,对初学者来讲,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而读书,对临床疾病没有深刻的理解,遇见实际病例将是手足无措。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眼科教学质量,既把握住教学重点,又将知识性溶于趣味性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眼科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获。因此,我们对眼科教学和素质教育提出一些看法,现介绍如下。

1眼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眼科教学依靠专科检查设备眼部结构精细,一此体征往往肉眼不能看见,常借助特殊仪器检查。如常规的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等,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难度大,这必将影响对疾病感性认识,影响见习课效果。

1.2眼科教学学生人数多、病例少眼科学教学时数少,但要求掌握的病种多。各层次学生数增多,而教学病例缺乏。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卫生保健不断改善,典型教学病例的严重短缺,为此而产生新的问题。

1.3多媒体教学应用问题多媒体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眼科教学中,逐渐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方便、新颖、信息量大等优点,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眼科教学中时普遍存在节奏快、满堂灌、缺少教学互动以及课件质量差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应有的效果。

1.4眼科教学实践性强、见习方式单一眼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但在大多数教师的见习教学中,主要采取直接带领同学在门诊和病房参观诊疗过程或者安排同学在门诊治疗室、小手术室参观。由于见习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所以严重影响了见习教学的效果。

2完善教学体系,提高眼科教学效率

2.1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眼科临床思维能力眼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疾病的诊断须借助专科设备。裂隙灯和眼底镜是眼科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两种检查手段。强化训练学生裂隙灯和眼底镜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他们在短期内即能熟悉正常眼部结构的检查特点。学生亨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眼科教学课时少,教学中不应面面俱到,宜抓住临床典型疾病分析,教学生如何做到既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又重点突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归纳分析,最后得出相对准确的诊断,并由此引出若干个与本诊断相关的鉴别诊断,由此及彼,由单一到多元化,使学生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掌握临床思维技能[2]。

2.2完善教学体系,提高眼科教学效率适应学科发展,完善新的眼科教学大纲,及时把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提高眼科教学效率。近年来,眼科学的发展相当迅猛,新技术、新观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使众多的眼盲患者重见光明,玻璃体手术的革新让原本治愈无望的眼球重燃复明的希望,准分子激光在角膜领域的运用使屈光不正的患者脱掉了恼人的眼镜。眼科教学要适应学科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吸纳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改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得更加有条理、可视性强,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真正学有所获。

3培养高素质的眼科教学队伍

3.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眼科教师应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邓小平理论基本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责任感,引导教师多做奉献,提高个人道德品格修养,把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看成是最大的任务。

3.2丰富眼科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交叉渗透日益增多,教材的更新常常滞后于知识的发展,照本宣科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眼科教师不但要有半富的专业知识,追踪学科的发展方向,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化艺术以及现代新兴学科,以丰富知识结构[3]。重视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青年教师任课前须进行教师岗前培训,同时安排一定数量教学经验半富的老教师,开设示范性教学课,让青年教师领悟高水平的教学方法,并从中汲取营养。教研室应制定教师集体备课制、课前备写教案制、听课和试讲制、实施教师进修制,并经常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4在眼科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

4.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医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教师肩负着培养、激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将来主要是做内、外、妇、儿科的医生,有无眼科学知识关系不大,因此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之初就应当采取措施,激发学生们对眼科学产生浓厚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眼科医生利用手中的新技术远赴贫困地区为广大盲人送去光明的生动事例,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身为一名眼科医师的崇高使命和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但同时我们又向学生坦诚剖析在眼科新技术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医学伦理问题,少数医生为了个人目的,盲目操刀上岗,以患者失去光明为代价作为自己学习的机会。临床一些惨痛的教训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收效良好。因此,在眼科教学中重视伦理学教育,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一个合格的医学生必备的条件之一。

4.2培养临床循证思维,树立自我教育的理念循证医学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寻找并评价证据、综合分析并正确应用循证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4]。循证医学的引入,是对传统经验医学的巨大挑战,促使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发生巨大改变。自我教育是教学改革和循证医学的共同要求。现代医学教育是终身的自我教育,教学改革后学生一开始临床医学课的学习就意味着终身自我教育的开始。自主学习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萌芽,是区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分水岭。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开好头,使他们在书本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懂得自我教育的方法,提高自我教育的效率。在眼科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查找一些与眼科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能够主动收集自己想要的资料。学生要逐步学会快速、准确、完整地查找所需文献,以了解某个命题的研究现状,作为临床循证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我们继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帮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问题当中,从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的知识点,而且锻炼了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以循证的思维参与到临床见习中。

参考文献

[1]周卫为.眼科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120.

[2]陈金柳,周艳萍.提高眼科教学质量的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5):873.

[3]陈放,王健.眼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082-2083.

[4]王莉,李鹏,杨扬,等.重视教学方法提高眼教学质量[J].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