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风险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风险与分析

杨树妍

内蒙古中城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内蒙古乌海市016000

摘要: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一直都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必须严格把握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措施以及产生原因。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分析

1工程造价风险流程分析

按照风险研究理论,要对风险进行研究,首先应对其进行识别,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是风险分析的起点;然后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后果的影响大小进行分析,如何恰当地评价和分析投资估算阶段的风险,形成对造价影响的量化指标,是造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依据风险大小的分析结果,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对风险进行主动控制和防范。对于工程造价而言,尽管人们可以在决策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等对建设项目特征通过预测和分析去预先规定出需要开展的各项具体活动和各项具体活动的程序和做法,但是各种人为因素和个人意志的影响会改变这些预先的设定,同时项目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工程造价出现不确定性。在投资估算阶段,风险因素的识别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找出潜在的影响项目造价精度的风险因素。风险评估的任务是对某一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性质和大小进行估计。PMI对每一项目风险采取三个因素进行表达:风险事件,即项目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有害情况;风险概率,即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风险后果量值,即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为了降低风险因素对工程项目造价估算进度的影响,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给出相应的风险准备金,一般有两种风险准备金提取方法:一种是最大风险准备金法;另一种是平均风险准备金法;最大风险准备金法是在假定风险最大化发生的情况下所需的估算金额,它一般只用作平均风险准备金的比较对象,而不会加入最终的估算额。

1.1工程造价的发展和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所谓工程造价管理包括投资管理,项目融资,工程经济,工程财务,建设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在内对项目工程全方位,多角度的全过程管理。工程管理一般要坚持三个原则:(1)设计阶段为重点控制,因为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有资料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实际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是5%~35%。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2)发挥造价管理的能动性,主动控制工程造价。即造价管理不仅要反应设计,发包和施工,还要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施工阶段。(3)结合技术与经济方法控制工程造价。改变目前在工程管理实践中技术和经济分离甚至对立的局面,把工程建设中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机性。

2业主方面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

业主可以通过合同把风险转移给承包商,例如业主在合同中这样规定:施工现场发生设备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和费用,这样就把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承包商可以通过保险再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是自身消化。但对于材料价格上涨这样不确定性很大风险,如果工程项目规模小、周期短,业主可以通过合同把这一风险全部转移给承包商;但对于规模大、周期长,仍通过合同把这一风险全部转移给承包商,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工程建设中材料价格约占总造价的60%-75%,如果材料上涨10%,那就使总造价上涨6%-7.5%,在利润微薄的建筑市场中,这样的经济风险对承包商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为此,在规模大、工期长、市场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材料价格的上涨,所以如何防范这一风险对承包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工程造价业主方面的风险因素:(1)规划设计方案陈旧,未进行优化优选,目标优化错误,设计中未采用现代化优化设计方法。(2)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在目标设计中,可能存在构思错误,规划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内容不全,重要边界条件遗漏,采用规范不恰当,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未考虑当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行性等。(3)地基勘察资料不全,地下埋藏物未事先考虑,临时处理不当。(4)承发包方式选择不当;合同类型选择有误;合同条款遗漏,表达有误,不严谨,合同管理不力,引起大量索赔。(5)项目实施期间通货膨胀,材料、人工费用上涨;或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投资额大幅增加。

3施工企业方面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

3.1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如果建设项目风险事件一旦发生,项目风险的直接或间接后果将造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提高。引起经济风险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项目所需资源的单价上涨。如施工过程中材料单价的上涨和人工单价的上涨等等。工程设计的不完整、不详细、不清楚,给施工和投标报价带来的风险。工程承包范围是否清楚,承包内容是否明白无误。不要因为工程承包范围不清楚造成互相扯皮,增加项目的风险。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并根据该方案定出准确的报价,如果到施工时才发现原先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合理要重新制定,则很有可能引起造价提高的风险。

3.2合同风险

业主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咨询顾问起草合同,使合同质量很高,其中隐含了大量的不利于承包商的风险责任条款和业主的反索赔条款,再加上承包商很难全力对等参与合同谈判,往往受制于业主,这样就很容易被业主牵着鼻子走,自然就增加了履行合同的风险性;承包商又十分轻信业主在合同以外的妥协和承诺,轻率的签订了既没有法律约束力,又无法兑现的“君子协定”;承包商对签订合同的前期准备工作明显不足,对业主的资信和合同的公正性缺乏严格的分析;对合同缺乏识别力,当合同条款不全、不完备、不具体,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商保护条款时,没有能去修改完善它,不自觉地接受了合同中大量隐含风险,最终在合同施工导致了承包商的损失。

结束语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于整个的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又工程造价的风险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乃至各个人员,因此,加强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帮助减少计划外的资金支出,还可以起到有效保障国家的资金投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竟超.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231.

[2]丁小英王小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管理世界,2013,07:85.

[3]郭嘉邹继雪.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浅析[J].山西建筑,2009,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