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灌肠法的临床应用

/ 1

改良式灌肠法的临床应用

朱敏

朱敏(北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北流5374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412-02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积存的气体。有时可借以灌入药物,达到协助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根据灌肠目的不同,可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法两大类。在临床操作中常使用一次性肠道冲洗器(即一次性灌肠袋),由于一次性灌肠袋的肛管袋?颈粗,质地硬,对于一些肠、肛管病患的病人,插管过程中易造成疼痛,易损伤肠粘膜、肠出血、甚至引起直肠穿孔。其出口孔较大,进液快,对肠道刺激大,常规灌肠法插管深度一般只有7—10cm,由于肠内粪便的阻力及肠道蠕动的作用,灌肠液大量流入直肠、直肠壁而使病人在拔管后甚至操作过程中即有便意,很快排出灌肠液,灌肠液只作用于直肠、结肠下段,无法到达乙状结肠上段,故很难将该部的粪便冲洗干净。常有老年患者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出现失控现象,小儿患者不配合等,易造成床单及地面污染且达不到灌肠的目的,也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改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婴幼儿灌肠法

1.1用物一次性吸痰管1—2条(可根据婴幼儿年龄大小或病情需要选择),甘油注射器(一次性30—50ml注射器)1付,手套一付,一次性中单1张,石腊油棉球,盛溶液容器,便盆约10—15cm高枕头。

1.2常用溶液0.1%—0.2%温肥皂水或温等渗盐水。

1.3溶液量根据病情需要,一般500—1500ml左右。

1.4操作方法备齐用物至灌肠室操作床旁,关好门窗,必要时用取暖器,让婴幼儿睡在铺好一次性中单的枕头上,以利于取截石位,脱去裤子,分别穿上裤腿,暴露臀部,使臀部依靠枕头缘,置便盆靠近臀部,操作者站在婴幼儿右侧,戴好手套,用石腊棉球润滑吸痰管及肛门,将吸痰管轻轻插入直肠或结肠,如送管困难时可边注液边插管,直至吸痰管插入直肠或结肠,然后用注洗器缓慢注入溶液,如有受阻,可稍移动吸痰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块阻塞或打折,注入20—30ml溶液后,可稍稍移动吸痰管,抽吸出粪便溶液或肠内或肠内积气,或可移动吸痰管使粪便溶液及气体自动从吸痰管流出,如此反复注洗,可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同时可指导家属给婴幼儿予腹部顺时针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利于肠道清洗。

1.5优点①避免反复插管对肠道粘膜的损伤。②取截石位婴幼儿易于接受。③有利于观察婴幼儿的异常情况及大便的性状和颜色。④既可避免过量液体进入肠道进入肠道,加重腹胀,又能排除肠内粪便和积气,以达到清洗肠道的目的。

2清洁灌肠法

2.1用物一次性14—16号吸痰管1条,一次性输液器1付,手套1付,一次性中单,石腊油棉球,必要时备便盆。

2.2常用溶液温等液盐水500ml/瓶。

2.3溶液量根据医嘱或病情,一般1000ml以上。

2.4操作方法备齐用物至灌肠室,让病人睡在铺好一次性中单的操作床上,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移至床沿,将裤腿脱至膝部,按输液方法排好液体,用石腊油棉球润滑吸痰管及肛门,将吸痰管轻轻插入肛门,在吸痰管末端两侧小孔完全没入肛门后,开放凋节器,边插管边注入灌肠液,一方面可增加吸痰管的硬度,保持吸痰管伸展,另一方面,可软化和冲开粪块避免阻塞,并可起到润滑作用,利于吸痰管的通行,在吸痰管插入7—10cm时停留10秒左右,后继续插管,以后导管每进入3—5cm停留一次,至深入25—35cm后固定,液体直接作用于乙状结肠,插管及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及液体流入情况,若液体流入受阻可回拔吸痰管少许,等液体灌流通畅后再插入,来回移动吸痰管灌注,可借助吸痰管及液体冲力作用促使粪便解体,加速粪便软化和溶解的速度,利于清洁肠道。

2.5优点①每次只需更换灌洗液瓶,不用反复倒出液体,省时、省力。②边插管边灌入液体可起到润滑肠道,开辟通道的作用。③不易损伤肠粘膜,避免肠粘膜水肿造成再次插管困难。④进液慢,对肠道刺激小,液体保留时间长,粪便易软化,排便顺利,有效地达清洁灌肠的目的。

3保留灌肠法

3.1用物一次性吸痰管1条,一次性50ml注射器1付,手套1付,一次性中单1张,石腊油棉球,必要时备纱布,温开水。

3.2常用溶液量根据医嘱,一般100—200ml。

3.3操作方法备齐用物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嘱病人排便,以便于药物吸收。按常规灌肠方法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15cm,易于药液保留,戴手套,吸好药液接吸痰管,排尽空气,润滑吸痰管及肛门,轻轻插入吸痰管,若有阻力,可回拔吸痰管少许,注入少量溶液,以利于插管,当吸痰管插至25—35cm后可缓慢注入液体,若注液受阻,可来回移动吸痰管,至注完药液为止,分离注射器接头,吸温开水或温盐水5—10ml注入冲管,最后轻轻拔出吸痰管。

3.4优点①吸痰管较细,减少对直肠刺激,病人无便意,药液易于保留。②注入部位够深,药液不易流出肛门外。③剂量准确。④药液保留时间长,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