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金彩萍

金彩萍(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宜兴2142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67-02

【摘要】目的通过对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结石的护理总结,提高对新开展微创技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40例患者顺利康复。结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钬激光护理

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是经皮肤穿刺肾脏建立工作通道,结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一种泌尿微创手术方法,因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可反复手术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欢迎。自2009年4月~2010年10月,我科为40例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现就其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肾结石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35~60岁,平均37.5岁;麻醉方式:全麻气管插管,输尿管镜下向手术侧输尿管逆行插入5~7号输尿导管,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改俯卧位,海绵垫高腹部,取患侧腋后线至肩胛下角线之间的第11肋间或12肋下穿刺点,经输尿管导管注入0.9%NS50ml,B超引导下穿刺进入合适的肾盂位置,置入安全导丝,在导丝引导下依次以8!10!12!14!16!18号筋膜扩张器扩张通道,置入18号工作鞘,8/9.8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1.5@20/)击碎结石,并经工作鞘冲洗排出体外,术后留置16号或18号硅胶引流管,结果40例患者结石取尽。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护理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是与开放手术完全不同概念的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患者往往因对该手术方式的不了解而存在顾虑及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的效果,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我们详细地介绍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的手术方式和其优越性,并让其与已行手术的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对于可能出现的残石需做出合适的解释。

2.1.2术前准备B超、静脉肾盂尿路造影、CT确诊,静脉血作生化,肾功能,肝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是否正常来确认患者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了解患者是否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应在术前2周停药,考虑手术需在俯卧位进行,嘱患者练习俯卧体位,尿培养尤其重要,药敏试验可指导手术期的抗生素的应用。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检测血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的情况,穿刺通道的部位及术中出血的情况,当患者血压下降,心律加快要考虑有肾内大血管损伤导致大量出血的可能,立即报告医师予以输血及进一步的止血,若患者气促,胸闷要警惕术后气胸的发生,听诊呼吸音有无异常,绝对卧床2-3天,根据肾造瘘管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适当下床活动,如出血明显需延长卧床时间。

2.2.2导管护理(1)肾造瘘管: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后常规留置肾造瘘管,肾造瘘管的护理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肾造瘘管在术后5天夹闭,注意造瘘的固定稳靠,防止导管的滑脱,造瘘口敷料渗湿时及时更换,以保持伤口干洁,如无腰痛,发热等症状,于术后5-7天拔除,拔管前复查腹部平片,如无残余结石则可拔管,拔管后瘘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瘘口,注意伤口敷料是否有渗湿,渗出较多需重新填塞,

(2)导尿管: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注意导尿管引流的颜色和保持导尿管的通畅,如有凝血块堵塞应及时冲洗疏通或更换导尿管,尿道口护理每天2次,及时清除尿道外口的分泌物,一般术后2-4天拔除导尿管。

2.2.3伤口敷料的观察注意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渗血及时更换。

3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告知多饮水,防结石复发,3~6个月复查双肾B超,术后半个月至1个月来院拔除体内双J管,并告知患者带管期间会有肉眼血尿,嘱少运动。

4体会

钬激光碎石是将钬激光作用于水和结石表面,结石吸收激光能量自行裂开,能粉碎所有泌尿系结石,钬激光通过光纤传输,方便体内镜下操作,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其护理与开放手术护理比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术前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以比较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导管护理可早期发现问题,注意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做出处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李蕾,张思思.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3,14(4):103.

[2]邱玲.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39-540.

[3]梅卫玲,张珏兰,李红艳.1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4例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