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孙宏宇王海明王雅楠张晓花

孙宏宇王海明王雅楠张晓花(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379-02

【摘要】目的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循环,操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并记录透析中各种监视装置及机器上显示的各种数据,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出现机器报警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保证透析的正常进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要点

透析治疗过程中要求绝对安全,不能给患者带来任何危害,因此透析护士应高度重视透析中患者和透析装置的监护和管理。

1透析装置的监护

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循环,操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并记录透析中各种监视装置及机器上显示的各种数据,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出现机器报警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保证透析的正常进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透析患者的监护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透析结束时发生的与治疗本身相关的并发症为急性透析并发症。透析护士应尽量减少这些并发症发生,以提高透析质量。急性并发症有以下几种。其他少见并发症:如空气栓塞、癫痫发作、溶血、严重透析综合征、首次使用综合征、急性荨麻疹、心脏压塞。

2.1首次使用综合征

由于使用新透析器产生一组综合征,称为FUS。临床上可以分为两型。A型FUS在透析后几分钟可以发生,突出特点是呼吸困难,在内瘘部位或全身有发热感,可突然心搏骤停甚至死亡。B型FUS是非特异性的,比A型常见,但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胸背痛。

2.2低血压

2.2.1原因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60%。

(1)有效容量减少:透析患者脱水总量过多,一定会出现低血压,脱水速度过快也会出现低血压。

(2)血浆渗透压变化: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透析患者50%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组患者典型临床表现是高血压或血压不稳,血滤是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方法之一。

(4)生物相容性对血压的影响:天然纤维素膜生物相容性差,可激活补体,使白细胞黏附在肺毛细血管上,造成低氧血症。

2.2.2护理

(1)一旦发生血压低或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出汗),可不必先测血压,立即通知医生,减慢血流量,暂停透析,输入生理盐水,轻者输入100~200ml盐水后症状很快缓解;然后继续透析。

(2)如输入500ml或更多血压仍不上升,可采用升压药,并进一步检查有否其他原因或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

(3)如透析患者低血压多发生在进餐后,应在透析结束后进餐。

(4)低蛋白血症、腹水、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透析时可静脉滴注血浆、白蛋白。

(5)高血压患者在透析治疗前避免服用大量长效的降压药。

(6)可采用低温高钠透析方式。

(7)患者透析结束后不宜起床过快,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2.3失衡综合征

2.3.1临床表现患者透析中或透析后的头痛、恶心、定向力障碍、躁动、视物模糊、扑翼样震颤、痉挛,轻度仅表现为痉挛、恶心和头昏眼花,重度者可以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2.3.2原因可能由于透析清除尿素后,细胞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低渗液体进入脑内,引起脑水肿。脑内酸中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3.3护理

(1)首次透析患者采用小面积透析器、低血流量、短时间透析,早期透析是防治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2)严重痉挛的患者可静脉给予高张葡萄糖或高张钠(高血压者慎用),亦可实行高钠透析。

(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4发热

在透析当中或结束后发热,原因有感染、热原反应、输血反应、高温透析,还有不明原因的发热。

2.4.1致热原反应透析前体温正常,透析开始后1~2h出现畏寒、寒战、恶心、呕吐、发热,体温通常为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2~4h后减退,24h内完全消退,血培养阴性。

(1)原因:水处理系统消毒不充分,复用透析器或透析器被病原体污染导致细菌生长并产生内毒素,进入体内所致。

(2)处理:采取对症治疗和应用抗过敏药。

2.4.2感染所致的发热反应透析后2~3d体温升高,可达到39℃以上,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培养可能阳性。

(1)原因:可能是透析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透析器械污染而引起医源性感染,或者透析前患者已存在感染灶,并通过透析播散。

(2)处理:一旦发生,应使用足量抗生素治疗。

2.4.3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透析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体温超过38.5℃的患者,每2h测体温1次,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min后复测,并详细记录。

(3)体温超过39℃患者,应予物理降温,并降低透析液温度或给予药物治疗,密切关注血压变化。

(4)畏寒、寒战的患者,应注意保暖,注意穿刺手臂的固定,防止针头脱落。

(5)对于高分解代谢的高热患者,应谨防凝血的发生。

(6)高热患者由于发热和出汗,故超滤量设定不宜过多。

(7)发热患者的抗生素治疗应在透析后进行。

(8)护士应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5高血压

高血压并发症是指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逐渐升高,多发生于透析开始后2~3h,其发生率较高。

2.5.1原因

(1)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紧张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2)水分超滤不足。

(3)肾素依赖型高血压。

(4)透析时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失衡综合征;硬水综合征。

2.5.2护理

(1)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嘱患者透析间期控制体重增长,限制水、钠摄入。

(2)适当降低透析液的钠浓度。

(3)对透析中发生严重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应观察有无脑水肿及脑出血的早期征象。静脉使用降压药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及滴速,密切观察降压效果。

(4)对严重高血压患者,可选用抗凝作用好、出血危险小的低分子肝素。

参考文献

[1]郑建华.低温透析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2]高慧芳,高雪杉.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