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并发症的护理及抢救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并发症的护理及抢救配合

刘鹏涛

刘鹏涛(山东文登整骨医院26440)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15-02

【摘要】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术中抢救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66例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出现皮疹1例,发生心室颤动、心室扑动9例,其中1例死亡,低血压休克16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8例。结论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术中抢救配合及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抢救配合并发症预防

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进行666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PTCA、支架置入术,经积极的术中抢救配合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666例,男403例,女263例;年龄32岁~85岁;冠心病558例;伴高血压489例,伴糖尿病278例;有心肌梗死病史9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TCA术58例;先行冠状动脉造影再行PTCA并支架植入术38例。

2临床表现

本组8例发生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术中诉胸闷、心悸不适,即予吸氧、除颤、补液、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及静脉输注;23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肢端发冷等低血压休克症状,但意识清楚,即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多巴胺等。1例发生导管断裂,经由抓捕器取出,2例发生导管折曲,及时撤出导管,更换后继续操作,病人无不良感觉。护士配合医生给予及时处理,积极配合抢救,同时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及时记录对症处理。

3结果

本组666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432例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在介入术中1例出现造影剂变态反应(出现皮疹),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后症状消退;8例发生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其中1例为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由于病情严重反复发生心室颤动经多次除颤后抢救无效死亡;发生低血压休克3例,均在PTCA术中发生,给予升压药物及补充血容量后好转;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4例,及时给予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消失。

4讨论

4.1病人心理护理

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术前访视,慢症手术的访视时间应在手术开始前12小时内,急症手术则于护士接触到病人时开始,护士根据病人年龄及文化层次不同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进行自我介绍、室内环境介绍、仪器设备介绍、手术过程的讲解,术中可能会出现的感觉,指导病人正确进行配合,以成功的手术病例鼓励病人,消除病人顾虑;穿刺时、拔鞘管时可守在病人身旁,抚摸其头部或轻拍其肩膀,适当地以肢体语言鼓励病人,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及时满足各项需求,使病人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4.2术中观察处理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适时主动与患者交谈,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重力,另一方面也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使手术能顺利进行。护士应跟上手术医生的节奏,分析术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预见性进行处理,注意心律、心率、压力变化。选择恰当的指引导管,特别是导管在右冠状动脉口或球囊、支架过狭窄病变处时,术者应动作轻柔,避免导管放置不当或反复出位,将冠状动脉口堵塞,避免过大的球囊、过高的压力及扩张时间过长,慢性顽固性病变可分次进行扩张,逐渐增加扩张压力,及时观察病人动态,及时观察有无心率减慢、压力降低现象,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时停止刺激性操作,让病人深吸气咳嗽,不缓解立即予阿托品0.5mgiv,或多巴胺5mgiv,必要时多巴胺120mg+NS48ml持续泵入,如心室颤动,200J能量直流非同步电除颤;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如能除外机械刺激,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15min进行1次,直到转为窦性心律,不改善给予300J的直流非同步电击除颤。本组8例发生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经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药物治疗等处理5例症状好转继续手术;2例停止手术转入ICU病房进行监护,其中1例反复发生室颤,除颤36次,历经2个多小时的抢救,转危为安,一周后再施行治疗;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因年老体弱、心功能较差,反复室颤经抢救无效死亡。

5小结

冠状动脉介入术风险大,急症PCI术更易发生各种危险情况,只要护士注意加强锻炼,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应急能力,做好仪器、设备、药物准备,施行人性化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症状、意识以及心电、压力、意识等的变化,做好手术医生的第二双眼睛,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见性分析及处理,能有效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溥国,张群林.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监测[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5(2):26.

[2]李清玉,吕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5(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