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分析

罗显琴

开阳县妇幼保健院贵州贵阳550300

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组)和对照组(缩宫素组)两组,每组5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米索前列醇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预防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的现象[1]。由于产后出血会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安全,所以该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为了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效果,我院医生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本文就我院医生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得到的心得体会做出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组)和对照组(缩宫素组)两组,每组50例。入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且符合顺产条件,所有入选产妇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为剖宫产者、多胎妊娠者、既往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血液疾病者、不适宜使用米索前列醇或缩宫素者。观察组50例产妇的平均年龄(26.5±0.6)岁,平均体重(62.1±0.5)kg,平均孕周为(38.1±0.5)周;对照组50例产妇的平均年龄(27.6±0.3)岁,平均体重(61.9±0.4)kg,平均孕周为(38.3±0.7)周。两组产妇从年龄、体重、孕周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产妇20U的缩宫素,肌肉注射。羊水排清后,开始计算产后出血量。

1.2.2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其中体重≤50kg者给予400μg,体重>50kg给予600μg。羊水排清后,开始计算产后出血量。

1.2.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产后大出血的评定标准为产后2h内出血量≥400ml或产后24h内出血量≥500ml。

1.2.4测量产后出血量的方法两组产妇均采用容积法和面积法进行出血量的计算。

1.2.4.1容积法当产妇排清羊水之后,立即在产妇的臀下铺上专用的无菌纸垫,同时垫入弯盘直至产后2h,弯盘中的血液用量杯计量。

1.2.4.2面积法以纱布浸透不滴血时100cm²为10ml计算失血量。

1.2.4.3将容积法和面积法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失血量相累计即为产后2h的总出血量。

1.2.5统计学方法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数据经卡方检验,确保准确无误。当p<0.05时,表示实验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2.2观察组5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大出血有0例,发生率为0.00%,对照组5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有2例,发生率为4.0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和产褥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有研究称,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而产后24h之后的出血则称为晚期产后出血[3]。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四种。

由于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极大,所以临床上十分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以往临床上都是采取娩出胎儿后肌肉注射缩宫素的方法来预防产后出血,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尽管肌肉注射缩宫素后药物的吸收速度快,可是其作用时间较短,导致其临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4]。

有文献报道称,前列腺素E1α对于开启分娩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素E1α属于发动分娩的关键因素之一[5]。分娩前产妇血液中的前列腺素E1α含量就开始持续升高,至分娩时出现最高值,这有效地支持了宫缩的力度。但是前列腺素具有不稳定性和半衰期短等特点,产妇一旦将胎儿娩出后,血液中的前列腺素E1α含量就会快速降低,这也导致了产妇宫缩力度的下降。由于宫缩乏力十分容易诱发产后出血,所以给予娩出胎儿的产妇外源性的前列腺素E1α补充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外源性补充前列腺素E1可以快速提高产妇血液中的前列腺素E1α含量,刺激子宫强有力地收缩,且促进这个过程的持续进行,这对于预防产后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6]。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与前列腺素E1相比,具有性能稳定,胃肠反应小,可常温保存等优点。米索前列醇目前临床上的给药途径主要有5种,分别是舌下含化、口服、阴道、宫腔、直肠给药。其中起效最为快速的给药方式当属口服给药。口服该药后,药物吸收迅速,起效快,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由于米索前列醇对子宫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子宫收缩,且对各期妊娠子宫都具有促进收缩的作用,所以临床上也将该药用于抗早孕。

而将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也正是由于米索前列醇具有的明显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可以明显促使胎盘与子宫壁较快地实现分离,提高血窦闭合的速度,从而实现缩短第三产程的目的。

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也提示了,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口服米索前列醇比肌肉注射缩宫素的效果更明显,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几率也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国平.联合使用宫缩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45-146.

[2]卢彩珠,罗秀霞.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14-15.

[3]罗咏梅.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6):185-186.

[4]潘建芬.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62-163.

[5]佟珊.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6):190-191.

[6]陈承.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3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