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刍议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张成宝

张成宝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王家楼小学266400

摘要:目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初步阶段,各项思维能力都还未成熟,数学思想模型融入小学教学,不仅仅能提高小学生的解题速度,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刻认识。因此,加强对数学建模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普遍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建构,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的要求。本文对数学模型在小学领域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为小学数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模型构建

数学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之间联系密切。数学的学习因为逻辑性十分强,加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成熟,一些小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问题。将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中运用,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理清思路,加强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之间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因此,为了解决同类的数学问题,人们归纳、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数学模型,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是,数学模型显示出来的问题是本身过于抽象,不好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模型的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的创新和用心设计,将数学模型变抽象为具体,使数学模型的存在,为小学生谋取学习福利。教师也可以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

数学建模思想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有待于提高,教师在数学模型的探究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究。通过对建模过程的参与,有利于学生的建模思想提高,为数学模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我的方式,并且形成有助于深入数学知识学习的思维能力。自我的参与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和学习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数学模型的传授过程简单化,方便学生了解学习。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更加深入【2】。

建模思想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模思想的学习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突破,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限制,数学的学习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情况。一类就是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很透彻,数学成绩自然很优秀。另一类就是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不够强,数学的学习较为吃力,数学成绩相比较差。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数学过于抽象,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从而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尤其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没有理解数学知识的规律性。无规律的学习不仅仅效率低下,而且会影响之后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数学模型思想的出现是很多学生的福音,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是它的重要优势。帮助学生建立快乐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数学问题中最常见的数学模型就是一些公式定理【3】。例如: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pide;每份数=份数、总数&pide;份数=每份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pide;1倍数=倍数、几倍数&pide;倍数=1倍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pide;速度=时间、路程&pide;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pide;单价=数量、总价&pide;数量=单价。这些最常用的模型,方便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记忆和理解。

二、模型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

知识的来源是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要与生活相结合,要做到知识服务与生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强化,设置情景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教师也可以更具数学模型的具体知识指向,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模型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安排。教学情境的设立不仅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知识情境的学习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创建的,是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

(二)积极探究,促使学生养成建模思维

数学模型的存在就是为了高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模型构建的意义所在。因此,小学数学的学习实践和教学实践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体验知识的乐趣。建模思维的形成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能力,不仅仅帮助学生提高现阶段的学习,对今后中学的学习,然至于今后的人生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数学模型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深入探究和理解,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支持。例如:在学习面积、周长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的深入理解和探究。如周长相等时,如何获得面积最大的图形呢?那就是需要长和宽尽量的接近。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建立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实现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

(三)结合生活实际,扩展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否则数学模型的存在就没有了意义。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建立模型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模型思想的价值,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实际解决问题和学生知行合一有很大的帮助。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认知不仅仅止于现在,更需要更多的学生进行理解深入,更需要有志之士进行发展【4】。

结语:

数学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对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授。创立生活化的数学模型,积极的将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模型的运用相结合。建立小学生使用和创造数学模型的频率,对今后的更加难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6,09:50-51.

[2]杨廷霞.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新课程(下),2017,06:133.

[3]毛华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21:40.

[4]童义清.感受、建立、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渗透[J].辽宁教育,2016(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