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孙莲财孙艳

孙莲财孙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院1546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410-02

【摘要】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鸣、咳嗽和咳痰。目的讨论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法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治疗原则:风寒犯肺型应散寒宣肺,平喘降逆为主,兼以化痰;痰热壅肺型则应清泻肺热,平喘降逆;肺脾气虚型应补肺健脾;脾肾阳虚型应健脾益肺,补肾纳气。

【关键词】针灸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鸣、咳嗽和咳痰。本病反复发作,病变严重者,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不胀或气胸。本病需与心脏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相鉴别。

本病属中医学“喘证”、“哮证”的范畴。多因痰饮内伏,加之风寒袭肺,或痰热壅阻,使肺失宣降所致。由于肺气根于肾,如哮喘久延,肾气虚衰,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现象。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起病突然,胸闷不适,呼吸困难伴哮鸣。患者端坐,胸廓膨隆,颈部副呼吸肌运动,有的患者有发绀。肺部叩诊有高清音,两肺布满哮鸣音。发作时间自数小时至数日不等。

2.外源性哮喘与吸入某些外界致敏源有关,内源性哮喘诱发因素多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混合型哮喘兼有上述两型特点。

3.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以至虚脱、大汗、脱水或青紫,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也可有呼吸性酸中毒,须及时抢救。

二、辅助检查

1.呼吸功能降低。

2.外源性哮喘患者的血中ESO、IGE增高。

辨证分型

一、风寒犯肺

喘咳痰鸣,咳痰清稀或泡沫痰,色白,形寒无汗,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滑或腻,脉浮紧。

二、痰热壅肺

喘咳痰鸣,痰黄质稠,咳吐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发热有汗,口渴,喜冷饮,苔黄腻,脉浮数。

三、肺脾气虚

面色苍白,自汗恶风,食少脘痞,鼻塞喷嚏,多痰,疲乏无力,常易感冒,易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哮喘,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无力。

四、脾肾阳虚

面色黧黑,气息短促,动则更甚,心慌,头昏耳鸣,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治疗

一、辨证治疗

1.治疗原则:风寒犯肺型应散寒宣肺,平喘降逆为主,兼以化痰;痰热壅肺型则应清泻肺热,平喘降逆;肺脾气虚型应补肺健脾;脾肾阳虚型应健脾益肺,补肾纳气。

2.处方

(1)主穴:分为两组,第一组取定喘、肺俞,第二组取膻中、天突。可以单取一组,也可以两组交替使用。

(2)配穴:风寒犯肺配大椎、风门(与第一组主穴同时取用);痰热壅肺取鱼际、合谷(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肺脾气虚配足三里、关元(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脾肾阳虚配肾俞、脾俞(与第一组主穴同时取用)、太溪(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

二、辨病治疗

(一)体针疗法

处方: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二)电针体穴疗法

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三)灸法

1.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上肢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孔最、列缺等,第三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三组穴位交替使用。

(四)耳针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五)电针耳穴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足三里、三阴交、孔最、列缺(双侧交替使用)。

(六)耳穴贴压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参考文献

[1]曾二秀;陈玉娟.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6年05期.

[2]黄凯军,梁燕珍.眼针治疗控制哮喘发作的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1年02期.

[3]米建平,刘炳权,符文彬,樊莉,李勇,蒙昌荣,李伟雄,朱晓平,文幸.天灸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18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年02期.

[4]吴兆利;刘自力.培土生金法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