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网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1

青少年与网络

马兆勤

——亟待解决的教育

马兆勤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第二初级中学121000

摘要:互联网可以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各种信息,同时也为提高青少年的技能提供了新的渠道。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把握不好,就会使青少年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贻害无穷。为此,本文就如何处理青少年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希望给家长及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教育;

一、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脑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网络不再是一个陌生而新鲜的名词。它不仅给人们带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时代,同时也给青少年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进而促使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与传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又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双面性,所以它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既有其利,也有其弊。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带来的影响,使他们趋利避害,健康发展。这不仅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学校教育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家长面前的一个全新的教育课题。

当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发现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对于网络的偏爱要远远大于儿童时代。当然网络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如何正确把握好孩子的思想脉博,对于我们每个家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

一般来说,青少年之所以迷恋于网络,是因为网络的虚幻魅力,它能使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留连其中,而不能自拨。当今的青少年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三重压力之下,精神负担越来越重,减压成为必然要求。那么,网络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们倾诉的对象,渲泄和排遣压力的工具。唯有沉浸于网络之中,才能使他们忘却了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压抑,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取得了暂时的轻松。“偷得浮生半日闲,网上迷醉也陶然”正是一个现代青少年迷恋于网络的真实写照。

三、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

网络空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让这把双刃剑,起到正确导向作用,也正是每一个家长所面临的难题。如果正确利用,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无疑会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如果控制不当,不加引导,必然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家长对于上网的孩子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既不能放任自流,只“堵”不“疏”,又不能因噎废食,一定要疏导结合,诚心沟通与交流,因势利导,以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免疫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和新型人才。

家长在对孩子的网络教育问题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待沉迷于上网的孩子,家长首先做的不是大惊小怪,粗暴干涉,肆意漫骂,并以学习相逼,“堵”网,“截”网,或者溺爱纵容,放任自由,不闻不问,而是要用一颗“爱心,耐心,诚心”来解开他们心中的缘何迷恋网络之锁,倾心沟通,用正确的“疏导”方式,转移注意力。

平时家长要经常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聊那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或问题,共同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以减少他们上网的欲望,还可以在家中制定一些关于上网的小规则来共同遵守。另外,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一定也要与老师沟通,时刻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和学习状态。让他们在学业上确定一个奋斗目标,摆正网络与学业、网络与现实的关系,要经常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一些有意义的场所,这样不但能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空间,而且也使他们从繁重的学业和思想负担中解放出来去感受大自然赐予他们的愉悦空间,同时,也为和孩子交流,沟通感情上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因此,对于每位家长,当看到孩子们正热衷于上网时,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心灵沟通桥梁,正确解决青少年远离不正确网络带来的危害,使孩子们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所有这些都起到了一个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18岁以下网民为1224万人,由于未成年人的自制能力和鉴别能力较弱,再加上各方面教育失误,所以导致上网人数每年呈递增态势。1999年以前占6.3%,2000年从14%到2011年已然达到63.5%。而真正把电脑做为正确用途的仅占3.61%,而非正确用途高达96.33%,简直是触目惊心。

四、结语

网络世界的无奇不有、丰富多彩,使大部分热衷于尝试新事物的青少年无法抵挡。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它是时代的进步,然而它并非百利无一害,如果在青少年使用网络时,家长未能对其采取恰当的引导措施,将可能使孩子受网络不良现象的影响,影响生活和学习,甚至误入歧途。因此,认识青少年与网络的利弊关系,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使用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江王波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与治理[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2]张冠梓互联网:当代中国青年的“双刃剑”[J].中国青年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