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蔡燕丽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凤壶小学515100

摘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关键词:独立自主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这说明,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可见,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我们的教法应当成为学法的示范。”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教学经验,主要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掌握知识:

一、指导学生学好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怎样让学生自己学会汉语拼音”是我在备课过程的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分析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我历年的教学,针对学生学汉语拼音,我总结了以下两方面的方法:

1.拼音图趣。

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比如教材中设计的看图学字母,这些插图有的是发音的,有的是表形的,有的既表音又表形的,要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学习拼音字母“b”的一个场景模拟:

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图中画的是个小女孩在听广播。”(为了让学生记住“b”的发音)

老师又故意重复问:“小女孩正在干什么?”(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发准双唇音“b”,接着又引导学生看图记住“b”的形状。)学生通过看图知道“b”就像竖起天线的收音机。通过拼音图趣的方法,学生们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学会新的拼音字母。

2.“口口相传”。

老师以声带教导学生学习直呼拼读法,指导学生学习拼音,首先读准带声调的韵母,然后将声母同带声调的韵母连起来。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的大脑和声带快速的记忆音节的读音,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二、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识字

识字是词和句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汉字有四万多个,常用的也有三千个左右。每个字都由老师来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学中,我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首先教给学生分析记忆字形的方法。汉字虽然数量多,形体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攻克记忆难关。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基本的是教学生学会根据字的结构和各类字(象形、会意、形声字)的特点来分析记忆字形。

1.按结构规律。

比如:“打”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丁”字;让学生逐一认识左右两边的文字,然后将其组合成汉字,以此达到汉字记忆的目的;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文字按结构进行拆分以此达到简化汉字的记忆难度的目的。

2.基本字标音,偏旁部首表义。

例如“请、清、情、晴”四字,其共同点是都以“青”作为右部首,都是以“ing”作为后鼻音,其左偏旁则是对发音表义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该方法对于某些文字具有相同部首偏旁的认识有很好的辨认作用。

3.文字释义法。

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不会理解,就不会运用,而不会运用也就失去了识字的根本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生学会查字典是我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一方面。字典是学习汉语拼音必不可缺的工具书,每个小学生都要学会使用字典,学会使用之后,就进一步教导他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如学生对“挨挨挤挤”一词中的“挨”不理解,我所采取的方式是:首先指导学生查字典,查出了“挨”一字的释义:“依次,顺次;靠近”;然后,启发学生从词语的整体考虑,引导学生们的思维往“靠近”的意思上思考;最后巩固学生对该汉字的理解。

总而言之,识字与写字结合,识字与阅读结合,识字与语言表达结合;只要经过这三个方面相结合的系统性训练,学生们对于汉字生字的学习必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学“词”的方法

词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常用的有以图解词,词素解词,查字典学词,实验演示学词,比较辨析学词,联系生活实际学词,联系上下文学词等。以下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以“膨胀”一词为例,在教学之前可以提前几天,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个小实验:找一个小瓶子,里面放水,再放一些黄豆,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一下瓶子里的黄豆有什么变化。到上课教“膨胀”一词时,老师让学生叙述一下瓶子中黄豆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说瓶子里的豆变大了,有的学生说瓶子里的豆子变胖了……此后再由老师小结,得出结论——浸在水里的黄豆变大了,变胖了,这就叫“膨胀”。这样通过观察实验的结果来解词,比单纯查字典的效果要好得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要深刻得多。

又如,在学习“果然”和“居然”两词的意思和区别时,结合《蜜蜂引路》一课“果然是养蜂人的家”,在此设立反问“为什么用果然”,然后让学生联系前面的内容(列宁观察到这里有许多的蜜蜂,联系到养蜂人的职业,预料这里可能是养蜂人的家,结果这里确实是养蜂人的家),因此我们得到结论:结果在预料之中用“果然”;对“居然”一词的理解,结合《落花生》一课,“居然收获了”,在此我们同样设立反问,为什么用“居然”,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因为我们一家人以前都没有种过花生,根本就预料不到花生会收获的,这是出自我们意料之外的),我们得到另一个结论:“居然”有意料之外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自主读书

在实践中,我发现阅读教学的目的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读懂文章,并使学生逐步做到自主阅读。二十多年来,我在阅读教学中始终贯彻“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维,教会学生阅读的思路。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让学生阅览整篇课文,然后播放录音给学生们听,了解故事的大致脉络,接着简要介绍故事的时代背景,使学生对故事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词、句、段。再指导学生归纳《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中心思想——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践踏而毁灭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这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式可以总结为:让学生明白读每一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以及如何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此外,“精讲多练”是我所倡导的另一个方法。在课堂上尽量精讲把时间让给学生去多读、多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学习方法。另外,要使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光靠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成。每当我迎来一个新的班级,我总是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如:

1.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目的地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让学生阅读、精读。例:教了《毛主席在花山》,我介绍学生阅读有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故事,加深对革命老前辈的高尚品质的认识。

2.利用早读课午习课开展读书读报活动。

3.利用寒假、暑假的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书刊及儿童读物,互相介绍好文章,摘录优美词句,指导学生写好“我的成语集”、“比喻句100例”、“好词佳句集”等读书笔记。

综上所述,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不断地向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经常指点学生进行学法迁移,使他们会学。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重视学法指导,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冬妹《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04期。

[2]李林《吉林教育》,2014。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4]冶金莲《教育》,2016。

[5]刘彩霞《教育.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