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急诊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分析

伍丽娟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24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24例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措施;严重创伤性休克;应用效果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危险性疾病,与损伤部位、生理状况、致伤物性质、失血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该疾病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病症,患病后,需要立刻进行救治,一旦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形成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非常的重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呈正比,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急诊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24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24例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5.24±1.23)岁,致病因素:打击伤患者4例、锐器伤患者2例、车祸伤患者13例、坠落伤患者5例;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为(45.64±1.33)岁,致病因素:打击伤患者3例、锐器伤患者3例、车祸伤患者12例、坠落伤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致病因素)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患者;②家属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检测,确保患者的呼吸畅通,预防患者呼吸道的堵塞等。

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措施,措施为[2]:①专人护理: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病症的特殊性,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给予患者专门的人来进行护理,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和关键,帮组患者实施舒适的体位护理,将患者的下肢抬高,角度控制为15-30°,与患者的躯干角度为20-30°,这样的体位护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腹腔内部的脏器对心脏形成挤压,进而导致患者的心肺功能受到影响,还能够对患者的回心血量进行增加,对患者的脑部血流灌注状况进行改善,有利于下一步抢救和护理措施的实施。②呼吸道护理: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特殊性,应及时查看患者的呼吸道内部的分泌物,发现分泌物时,及时将分泌物进行清除,让患者平卧,头侧偏,确保呼吸道的畅通,针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呼吸功能收到影响的患者应给予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和氧疗,避免患者过度缺氧,形成低氧血症,危及生命安全,给予患者实施氧疗时,控制好患者的氧气流量为4-6L/min,浓度控制在40%-50%,针对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实施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处理,定期通过血气分析来控制给氧情况。③药物治疗:患者受到休克症状的影响,身体功能出现严重的下降,患者因缺氧症状,易出现酸中毒的现象,危及患者生命,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及时给予患者碱性药物,中和患者体内的酸,维持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患者的失血情况,应给予患者服用羟胺或多巴胺等血管活性物质,提升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和器官供血状况,当患者的血压平稳后,缓慢停止服用药物,避免反跳症状的产生。④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及家属对于病情的不了解,易产生担心、心慌、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进而导致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降低,不利于患者的抢救,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普及,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针对性的给予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进而提升手术的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应用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评估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质量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护理质量越低[3]。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评估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满意度评分用问卷答题的方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所研究得到的数据输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系统中,然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表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组间比较用t、χ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

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急救时间更低,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更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

3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值患者的身体受到外界严重的创伤,多见于锐器伤、高空坠落、交替事故等,危险性极高,会造成患者产生大量的出血,当患者出血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产生休克症状,此时,患者的病情非常的严重了,需要及时实施治疗,一旦耽误了最后治疗的时机,患者会形成多器官缺血、缺氧症状,进而形成多器官衰竭,会引发患者死亡[4],因此,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给予重点关注。

抢救是对患者生命的救治,是系统化的工作,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越早越好,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呈正比,在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患者的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和关键,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5]。急诊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治疗,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的畅通,改善患者的症状,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事件,应用效果显著[6]。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急诊护理措施值得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媛.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7):317-317.

[2]陈华英,吴国新.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6,29(1):177-178.

[3]张瑾.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8):227-229.

[4]杜雅明,孙永芳.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1):87-89.

[5]张秀春,郑玉秀.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处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61-262.

[6]甘正宇.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