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真空精炼炉气体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RH真空精炼炉气体控制

马超

河钢集团宣钢公司二钢轧厂河北省张家口市075100

摘要:为满足钢材需求,宣钢针对冶炼GCr15气体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并进行数据分析,充分发挥RH真空精炼炉作用,生产出更优质品种钢。同时在日趋激烈的钢铁市场竞争下,宣钢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保证钢材质量水平,也需要控制冶炼成本,减少因气体含量超出规定范围而造成的钢坯甩废、不合格的情况发生。

关键词:GCr15;气体含量.

0前言

钢中包含着一定量的元素,它们在通常状态下,是以气态形式出现的,这些元素是氢、氧、氮,通常称为钢中的气体。钢中气体可少量溶于钢中形成固溶体,部分也可以存在于钢坯的气泡或气孔中,也可与钢中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氮化物等以夹杂物形态出现。钢中的气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将导致钢材性能恶化乃至报废。因而现代钢铁生产中,必须把气体去除到规定数值之下。

1气体控制

1.1氢含量控制

对于RH真空精炼来讲,最主要的是对于氢含量的控制。氢能微量溶解于铁中,其溶解量主要取决于温度及压力,在常压常温下其最大溶解度约为1.5ppm,当实际的溶解量超过其溶解度时,氢将析出,形成“白点”等缺陷。

白点在200℃左右形成,含Mn、Cr、Ni较高的合金钢,对白点极为敏感,而一般的低碳钢则不易形成。含白点的钢材,由于内部包含无数细微裂缝,使钢塑性急剧下降,大部分将报废。

1.2氧含量控制

氧可少量溶于钢中,但大部分以非金属夹杂物形态存在于钢中,钢中氧的存在将导致钢的冲击韧性、耐磨性、塑性、耐腐蚀性及加工性能等下降,因而在炼钢阶段,须将氧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

在RH精炼过程中,碳作为最理想的脱氧剂,其脱氧能力大于铝的脱氧能力,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由于钢水与炉渣及耐材等相接触,后者会不断的向钢水中供氧,使氧含量增高,并且达到平衡值需要很长时间。因此,要求在生产节奏允许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将氧含量降至最低。

RH初始氢含量与脱氢量的关系

RH初始氢含量与脱氢量平均值得关系

1.3氮含量控制

氮主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于钢中,溶解状态的氮很少。当氮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在钢中形成气泡和苏松,并使钢的塑性降低。

RH真空精炼过程中,一般钢液经过3-4个循环,钢液中的氢含量可以达到1.5ppm左右。与脱氢相比,脱氮要困难的多,如RH处理[N]为40ppm左右的钢水时,脱碳率为5%-10%,几乎不能脱氮。这主要是因为:

(1)、氮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钢中合金元素的存在,氮在钢液中于许多元素形成稳定的氮化物;

(2)、不分自由状态的氮也能扩散,但氮在钢中的溶解度比氢约高15倍,氮的离子半径为1.1×10-10cm,在钢液中,氮的扩散速度比氢小的多。

就RH真空处理而言,由于脱氮效率远低于脱氢效率。因此,对于氮含量的控制,要靠其前工序即转炉出钢氮含量控制、LF精炼过程中精炼渣及覆盖剂的合理使用,并在RH处理过程中保持少量脱氮或避免增氮。

2技术措施

2.1氢含量控制技术措施

(1)、使用干燥的原材料、合金和耐火材料:

宣钢地处河北西北方,夏冬两季温差大,同时空气中的水分也不同。对于原材料、合金及耐材严格要求使用干燥洁净的。

(2)、在脱气过程中增加反应界面积:

气泡直径越小,数量越多,沸腾越激烈,其反应界面积就越大,脱氢速度就越高。由此,实际生产中为提高脱氢速度,常通过增加环流气流量增加其反应界面积。

(3)、控制初始氢含量:

通过实际生产过程中,多炉次数据采集与分析,RH脱氢量的大小与初始含氢量有强正相关性,如图所示。

(4)、适当延长脱气时间:

如图所示,RH脱氢量与深真空时间成负相关性,随着深真空时间越长,钢中终点氢含量越低。

深真空时间与终点氢含量关系

(5)、合理使用精炼渣和覆盖剂;

(6)、规范定氢操作

2.2氧含量控制技术措施

控制进RH钢水碳含量,最好在中上限上加1-2个碳,使其在RH处理过程可以参与碳氧反应。既可以脱除钢水中多余的氧,也可以将碳降到合适的范围内。延长真空处理时间,RH真空处理14min的氧受初始氧的影响比真空处理25min的大,真空处理时间延长到25min,有利于稳定控制氧含量。采用低真空度脱氧,软吹时间≥30min,通过对2017年全年后多炉次的进站氧和出站氧数据统计,终点氧含量可以到达小于4.0ppm。如图所示:

2.3氮含量控制技术措施

(1)、氮在钢中与其他合金元素形成稳定的氮化物,这些氮化物在炼钢温度下,分解压都很低。在RH处理过程中,增大环流气流量,可加速氮向气泡内扩散,加快脱气速度;

(2)、适当延长处理时间,脱氮效率提高;

(3)、控制钢中硫含量,对脱氮效果有明显影响;

(4)、保证真空系统密封,防止漏气;

(5)、环流气体和底吹采用氩气,防止处理过程中增氮。

3效果

GCr15生产中采用LF-RH双联工艺的时间流、温度流进行系统优化,双联工艺冶炼钢种的可浇性得到极大改善,铸坯缺陷得到有效控制,氢含量控制在1.4ppm以下,氧含量控制在2.1±0.2ppm,氮含量控制在40ppm以下。使宣钢生产的GCr15高碳轴承钢在同类产品中达到集团内部先进水品。

4结论

通过对气体控制的稳步提升,合金的使用量以及烧损降低。钢水成分稳定,成本降低。对氧含量的控制,减少了浸渍管耐材及真空槽耐材的侵蚀,大大增加了浸渍管和真空槽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夹杂物数量,保证连铸机顺行生产,避免造成非计划停机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峰.钢中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J].江苏冶金,2004(2):6-8.

[2]于文馨,牛建平.钢中氢、氮、氧的来源及其控制[J].沈阳大学学报,2009(1):96-99.

[3]陶镳.RH真空脱气装置脱气效果研究[J].江苏冶金,2008(4):52-54.

[4]张庆坤,刘志勇,蔡春.影响钢中氢含量的因素[J].大型铸锻件,2008(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