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农村交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优先发展农村交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韩永福

彭阳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756500

摘要:道路建设无止境,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和基础产业。农村交通不仅是农民旅游安全便捷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农村居民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先决条件,是推进清洁村庄,实现美丽村庄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仍具有现实意义,要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应当优先发展农村交通,让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先行。

关键词:筑路;交通运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农村交通

1农村交通的重要性

农村交通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1农村交通是赢得与贫困作斗争的“先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曾说,农村交通建设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意义重大,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通常可以打开贫困人口的思想,摆脱贫困、致富,从而振兴工业、造福人民。就农村而言,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公路不通,想说服企业老板到村里投资兴业、带领群众就业致富几乎不可能,也不能现实。道路不畅,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山里面珍稀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开发,游客进不来,农村自然资源、农副产品走不出大山,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农民脱贫致富就遥遥无期。

1.2农村交通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优化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纵观国内外,但凡是道路交通不畅的地区,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我国广大农村群众自古以来主要是依靠自身体力,采取传统的种养模式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收成好坏,取决于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已成为一种趋势。

1.3农村交通是提升农村群众满意率的“保险杠”。

以前,农村地区的道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下雨天是烂泥路,且道路凹凸不平,断头路较多,通畅率低,群众对外交流严重受限,严重影响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率。农村公路的畅通,特别是农村“组组通”公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而且带活一个村的经济发展,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农村交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起点低。

大部分乡村道路都是在古老的乡村道路的基础上建造的。由于地形的原因,宽度、线形、曲率、路基和路面等工程指标相对较低。很多农村公路的宽度还达不到4.5米,错车困难,有的路段弯道急,这显然适应不了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农村路网待优化完善。

虽然实现了100%建制村通硬化路,但由于是乡村地区村寨、村民组分布散乱,很多通村公路只通到当地村委会、学校,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路网连通度较低。有的相邻村与村之间要绕很长一段路,不能互联互通,没有形成闭合的环状公路网络,亟待打通村与村之间的连接线。

(3)养护管理落实不到位。

重建设轻管养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公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逐渐迈入大中修养护高峰期,加之洪涝灾害频繁,农村公路损毁严重,“畅返不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大量维护任务和资金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此外,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的分配不足。交通管理站职能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对路产路权管护能力不高,村级道路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体制不健全。

(4)农村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随着农村公路路况改善,通车里程增加,农村的私家车、农用车数量逐年剧增,农村交通安全面临的压力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分析,近年来在农村公路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比例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的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且机动车的安全性能不高,加之平时交通安全监管比较薄弱,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

(5)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待加强。

受客流量、道路状况、成本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客运存在安全隐患高,运营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等问题。交通运输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和动力,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3农村交通发展的路径

3.1高标准建好农村公路

要发展农村交通,必须建设高标准的农村公路。要认真贯彻金平总书记在农村公路上的实施精神,继续坚持用交通工具促进贫困,通过交通促进发展。

(1)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水平。要加快实施县乡道提级改造,推动实现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县城之间、高速公路匝道口与乡镇之间均为二级路连接。要大力推进4.5米以下狭窄道路的农村道路的拓宽和改造,以适应农村公交车,私家车等的通行条件。适应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需求,促进路网结构升级。

(2)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达水平。当前通村公路大多只修到村委会或学校,由于农村居住比较分散,有的村民组离村委会或学校还有一段距离,并未能完全享受到通村公路的“红利”,所以必须加快实施“组组通”公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2探索推进“农村交通+”模式

(1)推进“农村交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交通是旅游的命脉。当前,多数农村正在发展全域旅游,乡村逐渐成为市民旅游向往的地方,周末、节假日,到农村旅游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因此,农村交通的发展应与之相呼应。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乡村旅游示范高速公路。充分依托公路沿线自然条件、文化、历史,将沿线的特色风景和业态有效串连,连点成线,连井成片,实现道路一体化,农村道路成为生态景观道路,旅游道路致富

(2)推进“农村交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乡村要振兴,首先要振兴的是产业,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因此,农村交通必须要服务产业发展。有必要关注行业所在地,修复道路的地方,并计划建设一些具有工业发展特色的特色工业道路。

(3)推进“农村交通+美丽乡村”融合发展。“四好乡村道路”的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将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一方面,要把重点放在使每条乡村公路安全、舒适、美观、服务至上。使之犹如一条条玉带,把美丽乡村串连起来,实现村与村、组与组之间互联互通;二要强化美丽乡村、特色小城镇内主次干道的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排水通畅、设施齐全的内部道路网络。

3.3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

(1)要管好农村公路。建立和完善公路管理机构,积极组织乡镇(街道)政府和村级组织协助管理农村公路。“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掌握和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模式。加强对占用道路的农村道路两侧道路的环境保护,不分青红皂白,实现道路与房屋的分离,田野与道路的分离。坚决打击农村道路超载和超载,杜绝一切破坏道路的行为。

(2)要护好农村公路。一分建设,九分养护。要及时修复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畅返不畅”农村公路,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和生命防护工程,定期检查公路桥梁。要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把保护作为农村公路的主攻方向,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维护。使每修一条农村公路都能够持久耐用。有必要紧缩和压缩县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和维护的主要责任,并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县级预算。

结束语:

当前受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展农村交通的路径已经走不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实施农村公路也很难落地。为改善农村交通网络,建设资金压力很大。为此,必须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瓶颈问题。做好资金保障的顶层设计,可以出台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县或乡镇人民政府或主管交通部门整合土地开发,财政补贴,奖励和建设等激励措施。将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特色乡镇、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打捆开发,通过PPP等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破解当前的资金难题。

参考文献:

[1]程红斌.优先发展农村交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知行铜仁,2018(Z1):173-177.

[2]贺勤志.新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08):55-58.

[3]邹伟.补齐乡村振兴的道路短板[J].汽车与安全,201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