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的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胸痛的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李娟

李娟(解放军第208医院461临床部)

摘要:目的探究胸痛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胸痛急诊患者,对其实施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胸痛患者经急救护理干预后,均抢救成功,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患者主诉疼痛等不适感消失或减轻;患者能够配合急性期限制活动量,逐渐增加活动耐力;出现1例相关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能自述发生心绞痛、气胸等时的紧急自护措施;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达92.9%(52/56)。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胸痛的抢救成功率,消除或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胸痛;急救;护理

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主诉,多种急症都有胸痛症状(如急性心肌梗死、气胸等),如不重视常有生命危险,尤其是急诊护士更应重视。胸痛是非常复杂的急症,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只有对相关理论和技能有足够的掌握,认真分辨,及时准确施治,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6例胸痛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胸痛的急救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胸痛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6.4±2.3)岁。

2急救护理干预

2.1主要护理问题

2.1.1焦虑、恐惧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担心预后有关。

2.1.2组织灌注量的改变: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2.1.3心排血量减少: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2.1.4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

2.1.5组织完整性受损:与气胸胸膜破裂、外伤有关。

2.1.6活动缺乏耐力:与组织灌注不足、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2.1.7气体交换受损:与气胸造成肺部压缩,肺部组织灌注不足有关[2]。

2.1.8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猝死等。

2.1.9低效性呼吸形态:与疼痛限制呼吸,气胸造成肺部压缩有关。

2.1.10有感染的危险:与创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2.1.11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疾病预防护理知识有关。

2.2急救护理措施

2.2.1紧急护理

2.2.1.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对于危重患者使用监护仪器,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对于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还需要动态的监测患者心电图,及时比较心电图波形节律的变化[3]。随时记录患者主诉的变化,如胸痛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的变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2.1.2体位护理

气胸患者置患者于半卧位或端坐位,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患者,在急性期要严格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积极协助辅助检查:针对患者胸痛,积极安排患者接受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心肌标志物检查等;护送行胸片或CT检查。为尽快诊断清楚患者情况,明确治疗护理方案提供帮助。

2.2.2基础护理

患者急性期自理能力不同程度受限,急诊护士需要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对于急性期严格制动的患者,需要随时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做好皮肤护理。

2.2.3心理护理

胸痛患者在急诊阶段大多烦躁、焦虑,因为疾病的突然袭击而不知所措,担心自己的健康,担心疾病的预后,担心病后的生活质量等。这些负性心理反应,轻者影响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因为焦躁的反应将曾加心肌氧耗,对于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还可能导致动脉夹层破裂而猝死[4]。因此,在急诊阶段就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急诊护士应该告诉家属对患者要积极支持,并创造一个良性的治疗环境,对于患者的焦躁等不良情绪要理解并积极疏导。

2.2.4健康指导

2.2.4.1疾病知识

教会患者识别常见的胸痛急症的表现,学会一定的预防疾病的生活常识,教会患者识别相关胸痛疾病的危险信号。对于紧急情况,患者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呼救,及时到就近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2.2.4.2用药知识

总体原则是教会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要让患者清楚地知道擅自更改用药剂量、频率、输液速度的危害。同时,要将相关药物的作用、可能的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介绍。例如,对于肺栓塞等使用溶栓药物的,要告诉患者留意身体是否有出血倾向,例如是否自发的出现皮下瘀斑、瘀点,是否在受伤后出血不易停止,若有这些情况都应立即告诉护士或主治医生。另外,还要告诉患者生活中应避免受伤,应避免使用硬毛牙刷等易致出血的因素。又如饮食应避免过硬的食物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再如,在抗生素的使用中也要及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患者自己不能随意挑选或更换抗生素。

2.2.4.3饮食知识

根据情况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食物。特别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的患者应强调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要求胆固醇摄入量<200mg/d[5]。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其他营养。避免便秘,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2.4.4活动知识

胸痛患者在急性期通常需要卧床休息,甚至严格制动。需要让患者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特别强调不能因为症状缓解而立即恢复正常活动,避免疾病反复,甚至发生意外。对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在活动中还要注意避免受伤[6]。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可能需要配合一些功能锻炼促进康复,例如气胸患者训练深呼吸或吹气球促进肺复张。

3结果

56例胸痛患者经急救护理干预后,均抢救成功,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患者主诉疼痛等不适感消失或减轻;患者能够配合急性期限制活动量,逐渐增加活动耐力;出现1例相关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能自述发生心绞痛、气胸等时的紧急自护措施;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达92.9%(52/56)。

4讨论

胸痛是一种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急症。情况复杂、危险性高。为了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公众对胸痛的认识非常重要。这需要急诊护理人员通过知识普及,健康教育达到目的。根据初步诊断结果,急诊护士需要迅速而准确地为患者实施救护。另外,急诊护士需要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诊治及护理技术,以适应现代胸痛急诊的护理需求。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6例胸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胸痛的抢救成功率,消除或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红旗.急性胸痛的急诊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3,(12):60-61.

[2]李红涛,李俊,庄君灿,吴木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89-91.

[3]李红菊.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母婴世界,2017,(4).

[4]王淑华.316例胸痛患者急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5):102-103.

[5]袁静.急诊60例胸痛患者的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132.

[6]吴郑兵.12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