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及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及控制策略研究

林剑锋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传统模式下的建筑浇筑施工对材料的浪费非常严重,而装配式建筑项目则有效的避免了这类问题的发生。本文中笔者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策略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装配式建筑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装配式住宅多工序、小批量以及多步骤的特性,成本控制一直都是这类工程管理中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其成本控制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一、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及控制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国内众多大中型建筑企业都认识到了建造成本控制的意义,也提高了对这部分工作的重视程度,各类管理措施逐渐落实到位后为企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但装配式建筑企业仍属于新兴产业,受制于自身的经营模式,该类企业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建造成本控制之路,这部分工作中仍需解决诸多问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在国内起步较晚,因此较为缺乏此类建筑项目的管理经验。实际生产中,很多装配式建筑企业大都过于重视制造环节的管理,却忽视了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虽说设置了生产部、工程部以及物流部等职能部门,但却很少设置独立的项目部;

再者就成本管理而言,因为缺乏统筹领导的机构或工作小组,这部分工作在实际落实中无法避免出现各种纰漏。一味的扩大规模,忽视了组织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权责不清、归属不清的问题时有发生,更没有制定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战略;缺少科学严谨的成本考核机制,只是立足了基础性的分析,根本无法发现并解决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奖惩体系不完善,员工认识不到这部分工作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此种模式下的成本分析,将难以达到实际工作的标准。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

该工程位于西安市市区,属于公租房项目。总体建筑面积为129400m2,总体部分均为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70年,抗震设计烈度为8。该工程中2号楼的预制率较高,施工中所采用的预制构件较多,因此主要以2号楼为例展开讨论。

2号楼地上部分为23层,地下部分1层,总体面积为17700m2。施工过程中拆分的总面积为15543m2,其成本主要由决策成本、配套设施成本、设计成本以及建筑安装成本等几个类别构成。此外,降低预制构件的生产费用也能够控制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成本,这一点我们从预制构件生产费用的平均敏感度出发进行分析。

综合相关数据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居高不下是由于设计成本以及建筑安装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导致的。例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筑安装成本要比传统常规模式下的建筑安装成本高6.08%,主要因为现有技术条件下预制构件的生产以及安装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认识到这一现状,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一现状将会得到改观。

2、案例二

该项目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总建筑面积为14万m2,该工程主体部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以下以11号楼为切入,对其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11号楼的建筑总面积为5713.60m2,占地面积为490m2。

有关于其成本的讨论应该统一的设计标准以及质量要求的基础之上,其具体的费用参数对比如下表:

综上: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成本费用为2618.71元/m2,而现浇筑施工模式的成本费用为1734.77元/m2,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这种比较并不代表装配式建筑施工毫无优势可言。此外,土建部分施工两者的差距已经达到了911.71元/m2,所以这部分施工也同样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再者,由上表得知:因为预制构件的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很难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未来应该从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入手,逐步降低这部分成本。

以上两个案例中,施工方采用的都是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模式。从总体效益的角度分析,我们需要对其建造成本进行控制,让这一施工模式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三、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

1、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以及行业标准

现如今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大都是基于传统现浇的施工模式而制定的,很多地方性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此种背景下预制构件的生产企业很难实现标准化生产,其运营成本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增加,最终这部分费用会体现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之中,这在无形中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接下来的工作中,应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这部分工作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企业也应该主动参与到这部分工作之中,以此来扩大装配式建筑的规模,为其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前景【1】。

2、改变现有的企业经营模式

现阶段国内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多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此种模式下企业的利税必然会被多次计提,这便是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近些年来只增不减的重要原因。未来需要转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形成全产业链式的建筑总包企业,这对于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虽说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经营模式,但它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我们却无法否认。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也会迎来新的工作局面,我们需要调整以往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制度,调整成本控制工作的重心。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工作模式转变而带来的影响,进而控制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成本,更从根本上提高了施工过程中资金的流通速率。

3、提高施工水平,节约成本

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是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它对于建筑项目成本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因此实际施工中,要提高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水平,可以借助于“分段流水施工法”来实现多工序的同时施工。当然我们也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状况对这类技术进行合理改进,真正实现核心技术的“国有化”,以此来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将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引导向一个良性的发展轨迹。

总结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成本控制是该类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结合实际市场现状分析,我们需要对该类工程的成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正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颖,司伟,刘敏.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成本及控制策略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08):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