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的CT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脊柱损伤的CT诊断

叶丽斌

富阳区第一医院311400浙江/杭州

【关键词】脊柱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损伤,CT扫描可迅速确定诊断,准确地判断损伤的程度及范围,特别是对损伤后继发性椎管狭窄压迫脊髓、神经,以及对手术、预后有极大的帮助,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近年来,本病发病上升趋势明显,为提高认识,本文收集病例28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4年11月CT扫描诊断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脊柱损伤病例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8~65岁,平均37.2岁。损伤颈椎4例,胸椎8例,腰椎10例,其中累及2个部位以上椎体者5例。CT检查前均做X线平片检查。本组病例手术治疗19例。

1.2设备及扫描方法检查使用PHILIPSTOMOSCANM/G型全身CT扫描机,常规采用仰卧位扫描,扫描方向与椎体前后径的方向保持一致,层厚及层间距依椎体的大小和病变的范围而定,颈段采用3~5mm层厚和层间距扫描,胸段和腰段采用5~10mm进行扫描。

2结果

2.1颈椎损伤环枢关节脱位伴骨折1例,环椎前弓右前方可见骨折线,骨块向前移位;压缩型骨折2例,发生于颈5、7椎体,呈楔形改变并可见线样骨折线;粉碎型骨折2例,发生于颈3、5椎体,骨质分离呈“爆米花”样,同时伴有左侧椎弓根、椎板骨折,其中1例骨片进入椎

管出现截瘫症状。

2.2胸椎损伤6例为压缩型骨折,分别发生于胸7、10、11、12椎体,CT表现为椎体边缘不规则,椎体内密度不均匀,椎体呈现楔形改变,其中1例合并棘突骨折,1例合并椎间孔变形;3例为粉碎型骨折,骨块分离,椎管内可见骨块影并压迫脊髓组织致椎管狭窄、脊髓损伤;2例为椎体呈纵形骨折。本组病例中3例出现截瘫症状。

2.3腰椎损伤7例为压缩型骨折,分别为腰1、2、3、4椎体;6例为粉碎型,其中2例合并横突骨折,发生于腰2、3、5椎体。1例出现截瘫症状。

2.4合并症(1)椎管内血肿2例,CT表现为椎管内可见高密度影,CT值50~90HU;(2)创伤性椎间盘突出7例;(3)结合平片诊断脊椎滑脱13例。

3讨论

脊柱损伤常见于外伤性,常见部位多为腰椎,其次为胸椎,CT检查对诊断脊柱损伤,如椎体、椎板、椎小关节的骨折及骨性椎管受损情况显示率较高,可直接显示骨折的部位及骨折移位的程度,并可全面了解脊髓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因此CT对脊柱外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与常规X线片相比:(1)CT检查要求患者移动最小,且可以在不搬动的情况下同时检查身体的其他部位;(2)可显示因重叠影响或密度不高而不易显示的骨折,如颈7及颈1~2椎体骨折;(3)可清楚显示椎管的完整性和脊椎各部分复杂的骨折;(4)可以从横断面的重建图像上得到矢状面或冠状面图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但CT在脊柱损伤诊断上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韧带损伤造成的脊柱不稳或关节脱位以及显示脊髓损伤上仍不理想,以MRI为最佳。

因此,尽管CT检查对脊椎损伤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但仍要与常规平片及MRI紧密结合以提高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