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中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王海港柳晓静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皮肤科山东威海264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浴结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对已确诊的28例银屑病患者采取中药浴结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28例确诊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4%。结论药浴结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明显。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中药浴;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

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青壮年患病居多,病程较长且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影响甚大,因此,本病成为皮肤科领域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1]。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作为该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我院皮肤科自2013年对已确诊的28例寻常型银屑病采用中药水煎药浴结合紫外线照射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疗效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5.3岁,病程1-30年,平均5.6年。

2入选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中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前一月未使用过激素或免疫制剂,所有患者无器质性疾病,并且排除近2周使用过激素、免疫制剂及维甲酸类药物,排除器质性疾病和紫外线过敏史。

3治疗方法

3.1中药方剂药物组成为:金银花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大黄30g黄芩30g薄荷30g冰片30g赤芍30g红花30g,以上药物为一剂之量。

3.2光疗仪器采用德国Waldmann公司生产的NB-UVB紫外线光疗仪(310-315nm,峰值311nm)

3.3药浴方法每剂中药煎煮30min,煮出药液5公斤左右,加入20倍温水混合,水温在35℃-40℃,患者全身浸泡药液,,每次药浴20min,隔日1次。

3.4光疗方法患者药浴后,即日光疗,患者治疗时需戴防护眼镜穿三角内裤以保护会阴部,光疗后外擦甘油护肤。首次剂量为0.4J/cm2,下次剂量根据上次照射的皮肤反应而定,无明显反应者每次递加0.1J/cm2,出现轻微红斑者不增量;若红斑明显则停止治疗一次,再次照射采用上次相等剂量,出现红斑伴水疱、疼痛者暂停光疗,待皮肤恢复后照射剂量为上次剂量减0.1J/cm2。隔日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3J/cm2,每周照射3次,12次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3.5疗效判定根据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PASI评分[2],PASI下降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PASI下降率:>90%,;显效:PASI下降率:60%-90%;有效:PASI下降率:25%-59%;无效:PASI下降率:<25%。

4结果

4.1疗效观察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42.9%,有效率为96.4%。

4.2不良反应紫外线治疗后出现水疱1例,红斑25例,皮肤肿胀、瘙痒2例,暂停治疗或维持原剂量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5讨论

银屑病发病的机制复杂,病因尚不明确,虽然近年来对该病的认识已有很大进步,但尚无特效治疗药物[3],中医中药为我国传统疗法,中医认为白疕多由于血热内郁,日久化火,以致火邪外扰肌肤而发病,火毒蕴结日久,损耗津液,壅滞气血,以致阴虚血瘀,虽然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病理特点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有热、瘀的共同特点[4],所以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为主。方中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有解毒凉血、祛风散热之效;大黄、黄芩有清热泻火、凉血活血之功。薄荷、冰片有祛风、散热、止痒之效,体现“火郁发之”之理,并可以促进药物吸收;赤芍、红花有凉血活血之效,兼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药浴可以使中药直达病所,更快的发挥疗效,并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凉血、活血之功效。药浴的过程可使皮肤的温度升高,汗孔张开,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并能清除鳞屑、改善角化异常[5],同时也有利于紫外线的穿透和吸收。NB-UVB照射,通过抑制朗格汉斯细胞,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使表皮细胞周期恢复正常,并可以诱导产生抗炎因子与免疫抑制因子,阻止炎症细胞的浸润[6]。

通过临床实践表明,中药药浴结合NB-UVB照射,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炎症,很好的起到解毒止痒、促进皮损愈合的功效。同时还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及肝肾的伤害,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大大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1008

[2]周小勇,郑家润.对银屑病病情与治疗结果临床判断方法及其质量的评价,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2):106-108

[3]周密妹,姚伟星银屑病发病机理及药物治疗进展[J].抗感染药学,2006,9(3):97-98

[4]刘靖,储开宇,查旭山.银屑1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6(18):43-44

[5]杨洪浦,吕兵波,蒋俊青等.中药熏蒸治疗银屑病[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1):41-42

[6]陈鹏,蒋献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皮肤病的作用机制.国际皮肤病杂志,2007,33(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