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疏通学生心理障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浅谈疏通学生心理障碍

吴小玲

吴小玲

(桂平市西山镇城西小学广西桂平537200)

【摘要】青少年时期,各方面心理还不成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能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和出现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采取有效的疏通方法并进行施教。而采用把握适度,防微杜渐;、冷处理;捉闪光点等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把握适度;防微杜渐;冷处理法;捉闪光点法

Ontheclearthestudents'mentaldisorder

Xiaoi-linWu

【Abstract】Adolescence,allaspectsofpsychologicalisnotyetripe,itisinevitablesuchasinsufficient,andevenmakemistakes,whichrequiresustoeducatorsaccordingtothelawsoftheir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age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timelyandflexibletakeeffectivedredgeandteaching.Whileusingamoderategraspasapreventivemeasure;coldtreatment;catchingglitteringandothermethodswillreceiveagoodeducation.

【Keywords】Graspmoderatelyasapreventivemeasure;Coldtreatment;CatchtheglitteringFrance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疏通学生心理障碍。而欲疏通学生心理障碍,就必须了解其原因,因为问题原因往往是解决的关键。然而,形成心理障碍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由于主客观原因的交叉出现,于是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在疏通学生心理障碍时,要关注形成的各种心理障碍的不同成因,采取灵活、相应的疏通策略。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做法:

1.把握适度,防微杜渐

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道德认知能力,他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也是清楚的,但他们道德意志薄弱,个人欲望在外界某种诱因的影响下占了优势,结果做出违背学生行为道德规范和侵犯他人的行为。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把握适度,从细微入手,以防微杜渐。例如:我刚接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不久,班干部就向我反映:最近温宇聪与李威华不知什么原因在放学途中争吵,相处不和。谁知这一情况刚从表面上解决,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的解决,新的情况又出现。一天,我在教室的走廊隐约听到温宇聪说:“他妈的,非打他一顿不可!”我边走边思索:“是不是准备打架呢?”我觉得事态严重,心里不安,便急忙找来一位与温宇聪要好的同学了解情况:原来温宇聪与李威华因一件小事闹了矛盾,有人乘机挑拨温宇聪:“李威华在同学背后说你的不是。”气得温宇聪火冒三丈,准备以拳脚相对。眼看平时积聚的不和即将演变成武力,在这个骨节眼上,必须尽快做好劝阻工作,防止事态扩大。我立即与温宇聪促膝谈心,进行劝阻疏导,又找李威华了解事情的起因……最后经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两人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隔阂,避免了不良后果的产生。

2.采用“冷处理法”

有些学生情绪容易激动,一听到不同的意见或受到委屈就产生对立情绪。他们面对教育或我行我素,采取故意忽视的态度;或者公然对抗。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在短时间内先作冷处理,待时机成熟后再给予教育、扶正。如:有一次上课,我叫学生小陈起来回答问题,小陈却毫无反应,既不起立亦一言不发,怎么办呢?强制吧,可能会出现对抗局势,也会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迁就吗?有损教师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我理智地想了想,觉得学生小陈原来不是这样的,今天一反常态肯定是另有原因。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对全班同学说:“小陈往日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很积极的,今天没有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能有其它原因。”接着,就转请其他学生回答……课后,我立即主动找他进行亲切地交谈,得知语文检测中老师少给了他0.5分,我核实后认为主要是老师粗心造成的。于是就主动向他道歉并将分数更正,老师的行为感动了他,他也为课堂上的不礼貌行为向老师表示了真诚的歉意。从此以后,他在课堂上比以前更踊跃、积极地回答问题了。事实证明:做学生思想工作,一要抓准时机,二要以心交心,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采用“捉闪光点法”

自卑心理抑制学生的自信和荣誉感,限制他们道德的进出一步发展,使他们形成惰性的心理特征,所以教育者要善于捕捉这些学生的某一处或某一时刻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我校开展歌咏比赛,要求50%学生参加。我班平时缺点较多的黄斌斌同学在发烧中仍坚持唱完,而且声音响亮,为班集体争得荣誉。我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班上表扬了他,并号召大家学习他为集体争荣誉的可贵精神;事后再及时找他谈心,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此后,他渐渐由自卑转为自信、自强,学习进步较快。实践使我认识到: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很有学问。青少年时期,各方面心理还不成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和出现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采取有效的疏通方法并进行施教。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做到防微杜渐。只有想方设法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寻找最佳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耐心教育、帮助,点拨扶正,才能做到育人育心,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反之,不掌握时机,不讲方法,不分场合,不问是非黑白,盲目批评、责备、训斥,往往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收稿日期: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