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迁移法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试论迁移法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葛艳荣

葛艳荣(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职业中学山西吕梁033300)

摘要:本文从职业高中化学教材衔接的角度简单介绍了一种常见教学方法——迁移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迁移法加强教材衔接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全国各省所使用的教材都不尽相同,与此同时,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创新、尝试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但对高一的化学教师而言,由于《化学1》是职业高中化学课程必修的第一个部分,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衔接、为高中学生学习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因此,不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变化,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加强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尽量缩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不适应期,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

一、对迁移理论的理解

1.迁移理论的含义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信息加工心理学家J.R.安德森提出的。这一理论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的量越多,迁移量越大。由于两项任务共有的产生式数量决定了迁移水平,要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除了要重视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外,更应重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即从教材的选编、教法的选择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考虑这一原理。此次新课程改革所使用的教材恰恰考虑了上述问题,的确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分成若干单元,便于教师进行教学。

2.迁移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理论尝试

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师必须在教材中选择那种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因为领会这样的概念和原理是通向适当“迁移”的“阳光大道”。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转化来的,所以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吸收和应用。

二、巧用迁移理论加强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1.对新教材的理解

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化学1》的第一专题,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又必须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新的基础,这是本专题编写中选择素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本专题的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有关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分散系、原子结构等重要概念,将要进行过滤、萃取等物质的分离实验,这些都是后阶段化学学习必要的基础。所以,本专题的学习为后阶段的化学学习和高中阶段其他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2.教师如何应对对新教材的教学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有关。教师必须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顾”为制定教学策略的准则,在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发展目标的高度、教学节奏的强度、习题和测验的难度等方面做到“适度”,既不使学生因畏难而放弃努力,也不让学生因“吃不饱”而挫伤积极性。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使一定的难度和高度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和达到的潜在能力上,使他们经常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情境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视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速度和习题训练强度。同时,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统一,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最后,高中学生原来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化学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将初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进行比较,尤其在接触到与初中化学有关但又比其更加深奥的内容时,更要多运用迁移法思想,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过渡指导,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换句话说,高一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课外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以具体指导。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互促互进,相得益彰。古人曰: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

三、结束语

迁移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奥苏伯尔认为“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问题。通过知识间的迁移,不但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同时也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教学难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拓宽和加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到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杰高中化学教参.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2,8。

[2]韩富泉化学教学.教学探索,2011,9。

[3]魏国栋新课程与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