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分析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赵慧娟

东营市广饶县档案局山东省257300

摘要: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过程中,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文化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在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推动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传承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个来源,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文化资源之一,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其瞩目的背后也担负了更多严格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1档案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档案文化资源认识不够充分

众所周知,实践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工作人员在头脑中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有合理、清晰的认识,而影响认知的主要条件是思维观念。在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思维观念起主导作用,影响着工作的开展实施。事实上,小农经济的思维传承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保留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但同时也影响了很多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观念。目前来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处于相对封闭、保密的状态,档案馆收集的行政机关旧公文、旧凭证等信息资源居多,而关乎社会变迁、民俗风情等社会类文化档案相对较少。也就是说,我国的档案资源管理还仅仅停留在行政管理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档案文化资源的性质还没有具体详细的界定与管理举措。随着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逐步增加,倘若档案部门对档案文化资源还不能产生准确合理的认知,就难以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承担起其应肩负的重任,也必然导致档案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1.2社会档案文化资源意识不足

目前来看,我国国民的社会档案文化资源意识普遍较低,在绝大多数国民的印象中,档案就是人事档案,别无它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社会当前的社会档案意识极其薄弱,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社会对档案文化资源需求极少,从而导致相关部门在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其了解用户的喜好及需求,工作没有了着力点与偏重,使档案文化资源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档案文化资源的社会需求很少,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也大打折扣,产生了极其懈怠的不良情绪,工作热情极低;由于这种情况的发生,随之而来的是不良的服务方式导致大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兴趣热情更加匮乏,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使档案文化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次被埋没。

1.3档案文化资源的管理方式落后

在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社会观念的根深蒂固,很多类型的馆藏档案资源得不到丰富,由此导致很多档案文化资源出现流失现象。另一方面,行政方面的档案却依旧迅速增长,导致这部分档案文化资源信息暴涨。然而事实上,行政类型的档案具有极低的开发利用价值,不仅大量浪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及经历,还达不到传播社会文化的现实意义。而真正社会需求量大、吸引读者视线的文化档案却只能被尘封在深馆内,得不到展出的机会。这是因为很多档案资源具有现实的保密意义,且其解密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导致其开发利用及解密过程较为漫长,严重延误了部分社会资源档案的传播与传承。

2加强改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

2.1提高对档案文化资源的认识

为了提高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改善工作态度,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完善属于档案工作部门的一套文化体系。力争每一名相关的档案工作人员都具有文化服务观念,明确并坚定向全社会推广档案文化资源,将档案文化资源弘扬传承下去,为国家及社会的发展贡献其应有的作用。此外,相关的档案工作人员还应在提高自身工作素养的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文化资源与社会群众需求的对接,从而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反馈,以便于在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只有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档案文化资源的认识,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才能真正地传播和弘扬优秀、丰富的文化资源。

2.2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社会意识

归根结底,文化的传承靠的是文化传人,文化资源源自人的生活实践,因此,文化资源的传承、反馈给社会实际上就是将祖辈的生活经验传承给后辈,教给他们生活的道理,将老一代人悟出来的生活的真谛得到弘扬与发展,让生命得到世代的延续,这也是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社会意识的现实意义,避免文化资源及其蕴含的真理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应有的弘扬与发展。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使档案文化资源变得大众化、平民化、社会化,以此提高其应具备的影响力,使人们能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其意义及价值,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在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档案文化资源的社会意识,才能真正的完成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2.3建立科学的档案文化资源管理

众所周知,在当前我国的档案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的存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群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渴望及需求越来越强烈,相关的档案管理机构应适时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多角度看问题,以最饱满、积极地姿态投入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其自身文化资源。在社会层面,积极结合其公共职能的要求,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督配合下,合理对档案文化资源进行分类与管理,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解密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档案文化资源蕴含的重要现实意义传承并发扬下去。此外,还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档案文化资源的管理方式,将纸质档案管理逐步变更为数据库管理,通过现代化的管理,进一步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效率。

2.4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档案意识

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如果得不到提高,那么档案利用服务成果的受众范围就会收到直接的影响。目前,“档案日”、档案专题实物或在线展览等都是我国档案馆进行档案宣传的常用手段,当时往往是短暂的、单向性的宣传,效果不尽人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将定期举办档案展览和档案文化讲座作为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而不是临时性的工作,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和用户需求,选择更具有吸引力的主题和更加生动的呈现形式;多种大众传播媒介相结合,扩大受众范围。例如制作档案宣传片在电视台、综合类网站上播放,与电视台合作推出以档案资料为依托的历史性节目,在社交媒体网站上传播档案相关知识等都可以增加公众对档案价值和档案馆社会地位的认知;重视档案馆的形象设计、包装与推广,目前微博上的档案馆公众号很多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性头像,易于用户识别,这也是档案馆形象意识的一个体现。档案宣传工作不是一时之功就可以取得明显效果的,档案馆应该制定合理的长期宣传规划,善于抓住机遇,向社会公众展示档案与档案工作的价值。

3结论

当前,新媒体己有很高的普及度和影响力。同时,新媒体与档案工作结合,为档案文化传播、公众利用档案、参与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其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应用奠定了基础。作为一种新的宣传媒介,通过新媒体进行档案宣传也会进一步促进公众档案意识的加强,提高公众利用档案、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城建档案,2016(04):45-46.

[2]郑妍.信息化时代下行业商协会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2016(08):33-34.

[3]李毅斌.浅析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J].黑龙江史志,2015(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