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护士针刺伤现状与防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民营医院护士针刺伤现状与防护对策

凌娜

凌娜(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广东中山528437)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401-02

【摘要】目的了解民营医院护士针刺伤发生现状,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辖区内3所民营医院12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仅2010年一年针刺伤发生率为47.11%,针刺伤后正确处理率为9.92%,针刺伤后及时上报率1.66%,针刺伤后血液检测率为0,针刺伤后预防接种率为0,操作时正确防护知晓率占10.75%。结论民营医院护士职业防护水平不容乐观,应加强这些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水平。

【关键词】民营医院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

前言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医院发展迅速,民营医院护士作为新兴群体,数量正逐渐增多,但对其在职业防护方面关注甚少,使这些护士获得感染的危险大大增加。本文旨通过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辖区内民营医院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作调查研究,探讨其职业防护水平,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辖区内3所民营医院共126名护士,年龄21-45岁,其中包括主管护师8名,护师39名,护士81名;护龄10年以上15名,5-10年的20名,5年以下的91名。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针刺伤次数、身体健康状况、操作时的有关防护知识、针刺伤后处理、上报、预防接种等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26份,收回有效问卷121份,回收率96.04%。

2结果

表1显示,民营医院121名护士一年来共57名发生针刺伤,占调查护士47.11%,虽有部分护士了解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但发生针刺伤后真正做到正确处理只有12人。57名护士发生针刺伤后只有2人曾经上报,但无人追查过HBV、HCV、HTV感染与否,也无人进行过预防接种,这是针刺伤后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这与民营医院领导及护理管理者本身对职业防护工作不重视,医院防护制度不健全、防护设备落后(有2所民营医院没有使用锐器盒)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3防护对策

3.1加强民营医院领导及护士对针刺伤危害的预防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如讲课、培训、制作VCD等让民营医院管理者和护士了解针刺伤的危害以及HIV、HBV、HCV的知识,熟悉各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对自身的危害,使他们对针刺伤高度重视。护理管理者还要重视对预防针刺伤的教育,培养护士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定期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的培训和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并制定使用锐器的安全操作守则,进行新产品安全使用的相关培训。

3.2纠正导致针刺伤的高危行为

据调查,护士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因此动作所发生的针刺伤占总数的10%~25%,甚至高达50%;用手瓣安瓿则是导致针刺伤以外锐器伤的最常见情形;此外,将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标本从注射器注入标本容器,针头使用后处理不当,遗留在病人床上或将之扔在非耐刺容器内,静脉输液拔针后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等行为都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行为[1]。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对这些高危行为必需重视并加以纠正。如: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用手分离针头,针头使用后立即丢到专门放置针头等锐器锐器盒内,瓣安瓿时应用纱布包裹安瓿或带防护手套。通过纠正导致针刺伤的高危行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3.3加强培训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用手将血尽量挤出来,然后用75%酒精冲洗,最后涂上3%碘酒[4]。对于HBV易感者受到HBV污染的针刺伤后可接受HBIG或注射乙肝疫苗,有效率达75%,对于受HIV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应在伤后几小时内立即使用叠氮胸苷(Zidovudine),对于HCV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只能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

3.4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及反馈制度,提供疫苗和检测

要求发生针刺伤后24小时内尽早报告,以便对受伤护士及病人进行HIV、HBV、HCV抗体检测,若病人3项检查中有一项为阳性,受伤者又为易感者,则必须在6个月内进行定期检测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1],为护士提供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BV感染的危险性,并定期为护士进行HIV、HBV、HCV抗体检测。

3.5减少使用安全性能差的护理器材

据美国EPINeT1995~1999年的资料显示,有62%的针刺伤是由空心针头引起的[2],这些表明了护理器材的安全性能差与针刺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提高护理器材的安全性,减少使用安全性能差的护理器材,可选用一些设计先进、安全性能良好的护理器材,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带保护性针头护套的注射器,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锐器收集箱等,这些性能良好的护理器材都可以有效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4小结

职业安全已成为医学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民营医院护士应提高对针刺伤的认识,加强职业安全的自身防护意识,同时,民营医院的管理者应关心和支持护士,为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谢红珍,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危险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4.

[2]HANRAHANA.Acriticalreviewoftheliteratureonsharpsinjuries:epidemiology,managementofexposuresandprevention.JAdvnurs,1997,25:144-154.

[3]LINDAHA,DOUGLASMS,JENNIFERLK.Hospitalnurses,occupationalexposuretoblood:prospective,retrospective,andinstitutionalreports.AmJPubheal,1997.87(1):103-107.

[4]黄木杉.雍延平,耿鼎才,等.固体碘伏对艾滋病灭活效果的实验观察.中国清毒学杂志,1994,11(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