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3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综述

金露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646000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方面等相关文献及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与概括,分别从肺癌的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

【关键词】:肺癌,综述,围手术期,护理

肺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2010年发布的GLOBOCAN2008癌症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预测约161万例,死亡约138万例,分别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的13%及18%,居恶性肿瘤第一位。男性肺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女性肺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男性,新发病例居第四位(低于乳腺癌、结直肠癌及宫颈癌),死亡率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抽样调查[4]显示,1988年至2005年间,我国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1.63%,其中男性为1.30%,女性为2.34%。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其中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居第二位(低于乳腺癌),死亡率居第一位[1]。

如何更好地为肺癌手术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程的护理成为护理同仁及患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近10年来的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章。现报道如下:

一、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肺癌的首选治治疗方法。但是癌症病人心理压力普遍过大

,认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必死无疑,常会出现恐惧、焦虑、悲观、暴躁、厌世等心理和情绪,经常出现不配合治疗、放弃治疗甚至出走自杀等异常行为,尤其是围手术期的癌症病人,因疾病确诊时间短,突然承受如此大的角色变动,心理波动经常极大。因此加强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疏导护理,也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方法[2]。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麻醉知识、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并逐一告知目的、意义,取得合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肺癌患者在确诊后,一般都有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特征。运用护理手段去患者心理活动,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语言交流与沟通,讲解与本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及情感上的支持,使患者消除顾虑,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介绍病情、手术步骤和过程、优越性、安全性等,使其对病情、治疗、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3]。

(二)、戒烟: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抽烟,因为吸烟会刺激肺、气管及支气管、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使支气管上皮活动减少或丧失活力而致肺部感染[4]。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大量支气管分泌物,应先行体位引流。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行超声雾化,必要时经支气管镜吸出分泌物。同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

、粘稠度及气味;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以改善呼吸状况。

(四)、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取平卧位,一手放胸部,一手放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按压腹部,胸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腹部手的压力,腹部鼓起,同时吸气时用鼻深吸屏气1-2s,呼气时缩唇缓慢呼气4-6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

1∶2,反复数次,上下午各坚持15min。深呼吸护士放在胸廓两侧给予辅助,随口令进行深吸气长呼气,患者深吸气时护士手放松,长呼气时加压,10次为一组,每组锻炼后休息30分钟,可增加肺活量,提高血氧饱和度。③有效咳嗽指导:向患者解释通过有效咳嗽可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用胸腹部最大力量做最大咳嗽,咳嗽声音应由胸部震动发出,每日练习3次每次20s。坐位时咳嗽身体稍向前弯腰盘腿,取屈膝侧卧位。坐位时两肩稍向内弯,头稍向下把一小枕放在胃部,两手夹住它,咳嗽时用手压腹咳嗽。通过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方法,放松喉部肌肉张口稍伸舌连续咳嗽2-3声。[5]

(五)、饮食指导: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鲜鱼和米粥米饭、面条等主副食品,各种蔬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鼓励患者进食,对于术前营养状况较差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不能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蒜、花椒、油煎烘烤等热性食物。多食含维生素A、C的食物及清肺润肺食物。如葡萄、核桃仁、芦笋、琵琶、梨等[6]。

(六)、术前晚上和术晨准备:嘱患者术前一晚进半流质食物,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对失眠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晨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留置导尿管,术前30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备好胸带、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等[7]。

(七)肺功能锻炼:研究发现吸烟指数高和戒烟时间短与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指数高的患者并发症低,且于并发症中白细胞计数(≥15,000/mL或≥10,000/mL)标准无关,这个结果是因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吸烟指数≥400年支的患者,术前进行了肺康复训练(3d-7d),提示肺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高危人群的肺部并发症。研究[10]表明术前肺康复训练可以使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的程度减少,促进快速康复表现在缩短住院时间。呼吸生理适应训练:①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平卧位,集中精神,全身放松,经鼻缓慢深吸气到最大肺容量后稍屏气,然后用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连续进行20次-30次(总时间约15min-30min)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训练。②吸气训练器训练(VOLDYNE5000呼吸训练器):患者取坐位,正常呼气后用嘴含紧吸气嘴,以大的吸气量把小球吸上筒腔的顶不动,屏气2s-3s,然后移开吸气嘴,缩唇慢呼气,重复练习,每天4次,每次20min。下肢耐力训练:①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患者自行调控速度,在承受范围内逐步加快步行速度及自行车功率。运动量控制在BORG评分5分-7分之间,若在运动过程中有明显气促、腿疲倦、血氧饱和度下降(<88%)或其它并存疾病引起身体不适,告诉患者休息,待恢复原状后再继续进行训练。每次约15min-20min,2次/天,疗程为2周。②爬楼梯训练:在专业治疗师陪同下进行,在运动过程中调整呼吸节奏,采用缩唇呼吸,用力时呼气,避免闭气,稍感气短时坚持进行,若有明显呼吸困难,可做短暂休息,尽快继续运动。每次约15min-30min,2次/天,疗程为2周[8]。

二、术后护理

(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24持续心电监测、血氧监测,术后4h内每15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平稳后改为30~60min

测量一次。

(二)、体位护理:手术后患者一般比较虚弱,并且通常会有呕吐物,正确的体位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十分重要。为了防止痰液等呕吐物将咽喉堵塞而造成窒息,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将枕头拿掉,保持平躺,头需要偏向任一方。由于健侧卧位时健康的肺组织容易被压迫,影响气体交换,所以医护人员给患者翻身时要1/4侧卧位[9]

(三)、褥疮的预防护理。肿瘤患者长期卧床、极度消瘦,易发生褥疮。护理措施包括:①设翻身卡,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尤其关注骶尾部、棘突起部和踝部的护理。②褥疮形成后及时换药,消除局部压力,适当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③对特殊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如患者出现尿失禁,应给予尿垫,潮湿后应及时更换[10]。

(四)、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肺癌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积液,同时发现各种并发症。肺叶或肺段切除者特别注意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并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要经常反复挤压,水封瓶内水柱波动范围一般在20cm内,若波动过大(730cm)要警惕肺不张。全肺切除术后遗留较大残腔,有一定的胸腔积液以平衡两侧胸腔压力,以防纵膈移位。术后置胸腔引流管但需要止血钳夹闭。根据气管偏移情况开放引流管,维持气管居中,并嘱患者深呼吸,咳痰。观察引流量及性质判断胸腔有无活动性出血。保持引流管通畅。每天在医务人员协助下做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训练3~4次,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五)、加强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情况,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病情、性格、文化及家庭背景,加强宣传和心里疏导,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患者术前有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对手术及预后有多种顾虑。护士首先应了解患者,从关怀,鼓励出发,以恰当的语言和安慰的口气对患者做适度的解释,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消除恐惧和担忧,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1]。

(六)、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翻身,坐起等床上活动,更容易并发肺不张和肺炎。手术后24~72h内,患者给予止痛剂,使用止痛剂后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速率,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时,固定患者胸部,减轻对伤口的震动以减轻疼痛,移动患者或更换体位时应支托胸腔引流管,避免牵拉而造成的不适[12]。临床上常用的止痛方法有镇痛泵止痛和药物止痛等。镇痛泵一般可使用2~3d,可根据患者疼痛度增加镇痛泵药物的输入,指导患者咳嗽、咳痰、翻身或起床活动时按压伤口,避免增加伤口张力,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度,或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患者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肺复张,同时可以使痰液松动易于咳出,预防痰潴留引起的肺部感染。

(七)、观察有无肺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呼吸浅而急促、发绀、脉快等症状应及时处理。②肺不张:主要症状有烦躁不安,胸廓扩张不良、发绀和呼吸困难,疑有肺不张应给予吸氧、雾化吸入、支气管吸痰,必要时做支气管镜吸痰。③急性肺水肿: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常由全肺切除术后肺泡-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引起。故全肺切除术后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和量,术后24h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以内,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处理原则为减慢输液速度,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

(八)饮食护理:术后嘱患者少量多餐,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纤维素的易消化饮食,及时补充患者的营养。

出院指导:恢复期患者仍应坚持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肺功能进一步恢复;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及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出现剧烈咳嗽、咯血应及时就诊[12]。病情允许出院后半个月开始进行放疗和化疗。

参考文献:

⑴、姚晓军,刘伦旭肺癌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现代肿瘤医学(J),2014,22(8):1982-1986

⑵、彭琼,42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43-144

⑶、曹日爽,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483

⑷、刘培欢林玉琴周丽华梁红兰李双齐,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疏导的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28-3429

⑸、刘清芳,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J],2012(3):134-135

⑹、刘德静,肺癌围手术期护理[J],2010,5(30):197-198

⑺、陈丽娜,刘梦丽,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2015,15(91):170-171

⑻、李慧,76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2014,12(19):76-77

⑼、苏建华喻鹏铭周渝斌蒲强何成奇刘伦旭车国卫,影响肺癌手术住院费用和快速康复的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4,7(17):536-540

⑽、朱建华、毛竹梅、于晓芬,40例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护理,2011,34:181

⑾、刘德静,肺癌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197-198

⑿、白秀丽,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0):284

⒀、陈荣丽.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