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孝德教育摭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回归孝德教育摭议

谭素香

谭素香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黑旺中心学校255169

摘要:针对当前孝德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点滴建议及应对措施,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并把对青少年的孝德教育落到实处,此为关键所在。

关键词:青少年孝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是协调家庭人际关系的重要规范。在封建社会,孝德教育一直占据着教育的核心地位。时代发展到当今,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突显在我们的面前。

诸多的现象主要表现于:一是亲情缺失。信息化、全球化因素使社会交往方式更加丰富,人际交往频率虽然更高了,但与此同时,亲情活动的比重却在下降,“常回家看看”成为时代的呼唤。二是责任的缺失。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普遍存在着伦理价值观念的滑坡现象,一些学生极端利己主义膨胀,不能自觉履行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将现实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引入了家庭生活。三是心理缺失。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与日俱多,孩子被视为家中的“小皇帝”,从小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长大,极易形成心中无亲、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加之学业竞争的压力,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空间在某些程度上有形无形地被压缩,故而导致了少年儿童人格心理上的偏差。如:心理逆反,难以与家庭沟通,不愿分担家务事,生活上过度依赖父母,有时责怪父母无能耐,攀比心理强,看不起辛勤劳作的父母,自己若有不适,对父母抱怨指责,而对父母的疾病冷暖却不闻不问,对身边有困难的老人漠不关心、置之不理……

针对上述种种情况,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孝德教育的时代价值。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对青少年施行孝德感恩教育。

笔者认为首先是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亦是孩子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青少年的个性人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精神面貌及审美情趣。要想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中坚堡垒作用,我认为应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一、严慈相融,爱教结合。父母要努力做到关心呵护孩子,但不放任、不溺爱、不娇宠;严格要求,但不过于严厉。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和建议,和子女平等对话。

二、言传身教,做出表率。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怎样表示欢心和不快,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行。“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这不仅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上下级之间,也表现在家庭生活的长辈与晚辈之间。一个天天对他人撒谎、言行不一的人,要想教育子女做人诚实、讲信用,是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作为父母要首先孝敬自己的长辈,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孩子做表率。

三、严肃家风,生活渗透。罗国杰先生把“家风”概括为一种由父母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的、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是一个家庭所长期培育而形成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家庭伦理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须经家庭乃至家庭内部长期积累训化而成,并由此不断继承与发展。家风对个人有潜移默化的侵浸与化育作用,左右着家庭中个人的基本道德取向和礼仪教养水平。良好家风的形成与维护过程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孝德教化的过程。因此家庭教育理当注重家风建设,形成积极、和谐、健康的优质家风。

其次是学校教育,学校作为国家专门的教育机构,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起青少年孝德教育的重任。

认知是前提。提高学生的孝德认识,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以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学科教育渗透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以班为单位,以主题班会为载体,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自主选择故事会、讨论会、知识竞赛、表演欣赏等形式,学习名人“行孝”的故事,讲述父母的爱心故事,吟唱歌颂父母的歌曲,朗读相关主题的名篇佳作,观看相关主题的影片,并为学生搭建交流心得的平台,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交流、体会、感悟。学校可结合有关节日、纪念日,通过一周寄语、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向学生进行孝德认知教育,增强学生对新时期孝德的感性认识。

其次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孝德教育。例如,有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心,让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捶捶背、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为父母端杯水、做一顿饭……然后把过程与感受写下来。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孩子更深层次地与父母接触,更深层次地理解父母也理解自己。还可以利用品德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这方面的话题讨论,让学生讲一讲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活动过后,展开深入的反思交流,写体验日记,使“行孝”的积极情感积淀于心底,并由此成为一生中快乐的源泉。

再次是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孝德教育,除了家庭和学校外,社会也有责任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是开展孝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播放、刊登孝德方面的影片、故事、歌曲、小品、电视剧等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引导作用。

总之,青少年既生活在幸福的家庭和快乐的学校中,又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之中,孝德教育必不可少,与生俱存伴随人生,只有将三者的孝德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其优势互补的功用,方能使“孝德”之花开遍华夏大地,结出硕大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