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现状

/ 2

“DIY”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现状

马锡超刘沙鑫杨永红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41马锡超刘沙鑫杨永红*

摘要:“DIY”教育模式基于现代化教学理论,综合运用现今流行的STEM教育、DIY及创客教育,通过团队合作、跨学科灵活运用知识及创造性地实践来提高学生们的“全人”能力。文章统计分析了“DIY”教育模式在我国高校中的运用及带来的成效,从而总结出“DIY”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前景。

关键词:DIY;创客教育;STEM教育

20世纪中后期,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着知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从而驱使高等教育模式发生巨大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出三条规律:一是高等教育逐渐步入现代化教育模式,知识的信息化及数字化表现愈加突出;二是高等教育不断突破并融合国际化的教学形式;三是高等教育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加重知识的实践力度。信息化及数字化的教育方式突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1】,但这种教学方式所能影响的更多还是理论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不同教学形式的探索及融合因而在高等教育中掀起热潮。文章综合分析了大量文献,意为探索“DIY”教学模式对培养我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成效。

一、“DIY”教育模式溯源

“DIY”教育模式基于现代化教学理论并融合现今流行的STEM教育、DIY及创客教育等教育模式。现代化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因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STEM教育是一种“后设学科”,原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数学(Mathematics)这几门课程融合的简称,其核心内容是将分散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2】。DIY全称“Doityourself”,后发展为“Doittogether”,强调“开动大脑并创造”。创客教育由创客“Maker”衍生而来,其精髓是创客精神,典型特征是“开放性”、“创新性”及“实践性”,它要求学生用创新、共享、交流等方式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综上所述,“DIY”教育模式旨为通过团队合作分享及跨学科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及实践能力。

二、基于STEM教育下的DIY教育模式

(一)DIY课程类型及预期目标

DIY教育模式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惯常融入实践性较强或创新要求高的学科中。教师利用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在课程中借用DIY教学模式来打破“教师讲、学生记”的常规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对高校学生则进一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同时转换角色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DIY教学模式的成效

DIY课堂通过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开放且自由的环境,为其提供主动运用知识、活化知识的机会,同时强化了学生们对相关课程实用技术的学习,为其毕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升进一步增加了学生们课程的参与性及学习的主动性。此外,DIY教学中团队分工合作及讨论分享则对小组成员的知识系统进行互补,也促使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从而解答问题。

三、基于STEM教育下的创客教育模式

(一)创客教育课程类型及预期目标

创客教育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一种教育方式。许多研究及报道中提到,创客教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教育的各个学龄段。该教育模式采用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驱动的教育模式,主要应用于各年龄段专业课程中,常以工作坊、创意实验室、综合实践中心等方式出现;第二类是创业驱动的教育模式,常应用于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尤为注重对学生们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创客教育理论是在培养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基础上锻炼其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跨学科学习能力,即杨刚所说的“全人发展”。

(二)创客教育的收效

创客教育解除了课堂对学生的束缚,促进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践,又在实践中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它运用于各学科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达到“让创客孕育创新”的目的,通过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运用在艺术类课程中则将开放性和专业性的理念高度融合,对艺术类专业教学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引导优势。

(三)总结与启示

综合以上研究及分析,合理运用“DIY”教育模式,不仅对我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有重要意义,也真正达到了用实践孕育创新的目的,因而在对我国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上我们可以借鉴该模式。此外,“全人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而“DIY”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为“全人发展”做出贡献,因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学科综合运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等能力。“DIY”教育模式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的设置为我们指明了另一条康庄大道:将“DIY”教育模式运用于其他专业课程中。尝试将这种教育模式跟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相结合来达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均更强的高校学生。现代教育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等当下流行的教育理论均认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重中之重,因而不断探索这种模式同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效融合将十分必要。

2016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参考文献:

[1]林怀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问题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130-132.

[2]王佑镁,王晓静,包雪.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5):38-46.

作者简介:

马锡超,女,硕士,康复治疗师(作业治疗),研究方向:中枢神经损伤的作业治疗。